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从“巧手”到“行家里手”

    讲述人: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公司精铸钛分厂大炉班班长 陈小林

    作者:本报记者 吕慎 陈冠合 本报通讯员 胡典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29日 05版)

      【一线讲述】

      算起来,我成为一名航空人已经有33年了。从19岁进入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公司,我一直在铸造工作一线为祖国航空工业奋斗。

      如果把航空工业比作现代制造业的皇冠,那么航空器上的每一个部件就好似一颗珍珠,不论是精密度还是可靠性都比一般机械工业的要求更高。我们班组打交道最多的是钛合金,这种金属材料在熔融状态下很活跃,加工中很容易出现偏差。由于是在全密闭的真空里熔炼,材料的熔化速度和金属液的过热度必须通过观察进行掌控。为了精确控制炉内温度,我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掌握了“察颜观色”的本领,能通过金属液态颜色的变化来控制电弧长短、精确调整熔化速度和过热度,确保了金属液符合浇铸要求。

      航空部件的铸造不仅科技含量高,而且型号更新很快。在圆满完成生产任务的过程中,我和同事们不断突破自我,练就了一双双“巧手”,个个都具备了创造新工艺、熟悉新材料、掌握新设备的技能。

      以前,铸钛大炉坩埚容易损坏,需要每月更换一次,公司每年需要投入不少资金购买新坩埚。我和设备专家一起夜以继日地攻关,终于编制出了一套新的铸钛炉熔炼操作法,提高了坩埚使用率,每年可节约坩埚费用50万元左右。

      公司专门成立了“陈小林劳模创新工作室”,这让我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平时,很多同事都会来工作室找我交流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我也是一边帮大家想办法,一边积累更高效的工作方法。我很喜欢爱钻研技术的年轻人,恨不得把经验都一股脑地传授给他们。通过师徒结对,我带出了优秀徒弟8人,其中两人已成为铸钛炉的主操手。

      徒弟们总是赞叹我专业功底深厚、操作手法娴熟、解决方案精巧,但我心里很清楚,从一个懵懂青年变成一个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行家里手”,除了自己肯吃苦外,更重要的是我幸运地遇到了很多技艺高超、品德高尚的师父。我们航空人代代传承“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初心和使命,坚守勇于创新、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准则。我有责任把耐心、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33年的努力和拼搏得到了很多认可。我荣获首届“安顺杰出人才奖”,还获得了贵州省国防工会“创新能手”奖。作为“陈小林劳模创新工作室”“铸造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我带领团队成员申请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两次荣获“重大项目进步奖”。我将一如既往,挥洒汗水,贡献智慧,以工匠精神熔铸航空强国的使命。

      (本报记者吕慎、陈冠合 本报通讯员胡典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