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刘木华委员:科研做在田垄上 提案带着泥土香

    作者:本报记者 安胜蓝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20日 05版)

      【履职记】

    编者按

      在欣欣向荣的沃野田畴,在机器轰鸣的生产一线,在矢志创新的科研现场……他们倾听民意,用深思熟虑的真言良策,架起为民服务的连心桥;他们专注调研,用汇集众智的提案议案,共绘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心怀国之大者,体察民之关切。他们的履职足迹,也是中国式民主的生动印迹。为此,我们开设《履职记》栏目,讲述代表委员们鲜活的履职故事,写照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蓬勃生机。

      “呵,真是省时省力!”围观的群众啧啧称奇。稻田里,一台自动驾驶水稻穴直播机正加足马力运转。一会儿工夫,一块稻田就播种完成。

      “这个直播机用起来顺不顺手?使用上有啥问题没有?”田埂上,一个戴着草帽的中年人正和种植户攀谈。他一边听着农户的意见,一边在笔记本上勾勾画画,脑门上汗涔涔的。

      他是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江西省科技特派团团长刘木华。这台“神奇”的直播机,正是由他带领的团队研发,用以代替人工育秧。

      说起这台直播机的来历,与刘木华的一次下乡调研履职有关。

      一年春播时节,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稻农谢云生正在自家承包田劳作。他按照老办法,将水稻种子随手撒播在地里,任其“自由生长”——要播完300亩稻田,时间紧得很呢。

      “老乡,在忙吗?”田埂上,突然有人叫他。

      一个头顶草帽的中年人,戴着眼镜,身穿格子衬衫,面庞晒得黝黑,身后还跟着几个年轻人。“领导下乡视察来了。”谢云生心想。

      中年人踏着田埂走向谢云生,热情地自我介绍:“我叫刘木华,在江西农业大学做科研,我们下乡来调研。请问现在你家的水稻都种下去了吗?”

      “没呢,早着呢,我这不正抢时间嘛,赶紧给撒上算了。”谢云生回话。

      “你们水稻种植,都是像这样撒播吗?这样秧苗长势参差不齐,恐怕会影响亩产,且根系浅,后期易倒伏,有很大的风险,遇到不太好的天气,可能颗粒无收啊!”刘木华的表情凝重了起来。

      “现在请人太贵了!能长成啥样就啥样吧,本来种稻成本就高,一年到头挣不到几个钱……”谢云生打开了话匣子。

      刘木华掏出笔记本,边问边记录:“种地存在什么困难,都可以跟我讲。”

      “产量上不去,成本下不来”“补贴能再高点吗”“太费人工,很难请到人”……谢云生竹筒倒豆子,两人就这么蹲在田埂上唠了半天。

      离开之前,刘木华对谢云生说:“你说的这些情况很有用,我是政协委员,一定向有关部门反映,我回去也在技术上想想办法,努力帮你们解决。”

      这不,刘木华带着新研发的直播机回来了!这台机械走过,稻种被均匀成行成穴播撒在田里,避免了“无序野蛮生长”的养分争抢,后期秧苗将发育得更加健康。

      刘木华再次找到谢云生:“你觉得效果咋样?”

      “太厉害了!”谢云生惊喜地说:“刘教授,没想到你真把直播机搞出来了,有这个东西能省不少力呀。”话锋一转,他随即又有些犯难:“……这台机器,贵得很吧?”

      刘木华笑了起来,又翻开笔记本,给他细细算起了账:“一台机器使用成本每亩20元左右,每小时能播6~10亩,扣除作业成本,结合增产效果,算下来每亩能够节省成本增效140元到160元。”

      谢云生喜上心头:“我们说啥也要搞一台!”

      刘木华点点头,旋即又追问道:“种再生稻的事儿,你考虑得咋样?”

      “再生稻成本低、产量高,好是好,但咱的收割机不行啊,割一遍就把稻茬压坏了,长不了第二茬了。”

      “这个问题包在我们身上!”刘木华信心满满:“收割机我们已经在研制了,专门做了设计,在收割的时候保护头季留茬。到时候等样机出来,还来找你们试用!”

      刘木华送来的,不只是一台播种机。对他来说,他的“主场”一分为二:一边是实验室,一边是广袤田野;一手科研服务农民,一手调研建言献策。这次调研后,刘木华又走访了江西多地的农村,针对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提出了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筹措、高度关注双季早稻种植问题等提案。相关建议得到了采纳,体现在有关文件中。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是大势所趋。”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刘木华提交了一份加快粮食生产中无人化农场技术应用的提案,建议推广集成智能农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无人化农场技术,解决粮食生产中人力缺乏、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

      “新技术将赋予传统农业全新面貌,将来,农业也能成为尖端、前沿产业,农民这个职业也将变得‘高大上’!”聊起自己的调研成果,刘木华满眼放光:“你能想象吗?今后,在无人农场里,农民悠闲地喝着茶就能把地种了!”

      (本报记者 安胜蓝)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