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
阳光如丝如缕,穿透云层,洒落在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侯村镇寺底村的街巷。在这个被楹联文化浸润的村庄,街头巷尾每一幅精心撰写的楹联都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静静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和时代的变迁。
“走进寺底村,你就走进了楹联的世界!”寺底村党支部书记吉平娟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她指着村委大院照壁上的楹联,自豪地说:“这副‘新时代让心儿美透、大楹联把日子贴红’的标志联,正是我们寺底村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写照。”
在寺底村,楹联无处不在。村民家门、街角巷道、电杆廊亭……随处可见的楹联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楹联墙、楹联屏风、楹联走廊,村内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楹联文化的浓厚气息。而这里最热闹的文化一景,莫过于每日的“对联打擂”。
村内一块空旷的水泥地上,村民们围成一个大圈。圈内,数位村民正凝神构思,随着粉笔在地上“挥毫泼墨”,地面上出现了一副副或刚劲有力、或清新秀丽的对联,寺底村村民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
“这是我们村特有的‘对联打擂’!”寺底村楹联学会会长冯振庆介绍,“每天,村民都会自发来到这里,用粉笔在水泥地上写对联,互相切磋、交流,不仅提升了村民们的文采,还增进了邻里间的感情。这个擂台没有输赢之分,只有共同提高、享受文化的乐趣。”
冯振庆介绍,2000年,寺底村老党员温顺等一批热爱传统文化的党员骨干牵头成立了村级楹联组织,现在这一组织已有130余名会员,其中不乏中国楹联学会的会员。
改变并非一蹴而就。曾经的寺底村,被人们戏称为“烂杆村”。如何让村内的文化人由过去的互写“状子”,变为现在的互对“对子”?寺底村以“党建引领、楹联开路、文化兴村”为发展理念,探索出一条以楹联为主抓手、以新乡贤为骨干、以乡风文明促进基层治理的“寺底模式”。
在寺底村,楹联的传承和创作已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化行为。结婚时贴婚联,祝寿时贴寿联,哀悼时贴挽联,村民们以楹联来表达各种情感和期望。此外,寺底村还大力创新,送“众星捧月”式中堂给文明户、新乡贤,以楹联改陋俗促村风。2012年,寺底村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中国楹联文化村”称号。如今的寺底村,已成为美名远播的“标杆村”。
走进村民潘更卫的家中,“光荣之家”的牌匾与“倡孝延福”的中堂相映生辉。潘更卫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和称赞。他说:“中堂不仅是对自己的勉励和警醒,更是对孩子们的榜样教育。”这种以文化为引领的家庭教育方式在寺底村已蔚然成风。
闻喜诗联学会会长、中国楹联最高奖——梁章钜奖获得者文振西介绍:“寺底村通过送中堂给德高望重、受群众欢迎的人,光荣了一个人,感动了一家人,激励了一村人,教育了一代人!”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要夯实这一根基,离不开文化引领,送中堂在村里起到了引领良好村风的作用,也成为村民都想拥有的一张荣誉名片。”吉平娟告诉记者,活动开展以来,已送出中堂160多幅,村民们以拥有这样的荣誉为耀,争相学习。
此外,寺底村以全村30个姓氏的家族共铭联筑起了家训长廊,家家户户大门上的家风联皆是箴言警语。在闻喜县开展的家风家教文化系列活动中,寺底村楹联学会会员和党员干部亮出家规家训,在他们的带动下,村里涌现出一批批先进典型,目前已集中评选出文明户120户、好婆婆30名、好媳妇32名、新乡贤31名。
为给基层治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寺底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针对村中楹联人才断层的问题,寺底村开办了“弘扬国粹暑期义务培训班”,由年过八旬的著名书法家潘笃学等多名老师义务执教,让新一代寺底人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截至目前,寺底村楹联学会已举办六届暑期义务培训班,每年为80多名青少年提供感悟传统文化魅力、培养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学习平台。
“在我们村,楹联文化不仅融入百姓生活日常、助力基层治理,更跳出纸上的框架、走向市场,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吉平娟告诉记者,通过楹联装裱、电商营销,寺底村不断延伸楹联作品增值产业链,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同时,依托楹联协会会员、民间艺人、党员干部、新乡贤、文明家庭等群体,通过“讲、评、帮、带、传”促进楹联文化产业与市场接轨,不仅让村民实现增收,更让楹联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在寺底村这片被楹联文化浸润的土地上,传统与现代交织,绘就了美丽乡村新画卷。村民们用智慧和才情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也诠释着乡村文化振兴的无限可能。
(本报记者 杨珏 李建斌 本报通讯员 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