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祖籍江西省南康府建昌县(今江西省永修县)的工匠雷发达接受清廷招募参加北京皇宫的营造。从雷发达起,在此后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雷家共有八代几十人供职于清廷皇家建筑机构“样式房”,负责各类皇家建筑的设计和图样绘制工作。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雷家均参与了它们的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共有25处建筑物或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有5处建筑由雷家主持设计建造。后世将清代雷氏建筑世家称为“样式雷”。
长期以来,“样式雷”文化遗产处于沉睡状态。对于“样式雷”的关注仅仅局限于学术圈。如何让沉睡的“样式雷”文化遗产活起来?4月13日至14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样式雷”世界记忆遗产研讨会在“样式雷”故里——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举办。与会专家首次系统阐释了“样式雷”文化传承的意义,并对活化利用“样式雷”文化遗产的具体路径展开讨论。
清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副馆长陈迟指出,要活化利用“样式雷”文化遗产,首先要让“样式雷”图档等走出库房和学术圈,进入大众视野,丰富大众对“样式雷”文化遗产的认知。比如,可在北京故宫、圆明园、颐和园等跟“样式雷”有关的知名文化场所举办“样式雷”主题巡展或文化互动活动,让市民沉浸式感受“样式雷”的历史。
在主持皇家建筑修建的两百多年里,雷氏家族留下了大量建筑图样、烫样、施工设计说明、随工日记及信札等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被称为“样式雷”图档。“样式雷”图档是唯一幸存至今、成体系的中国古代建筑工程图档,是研究、修缮、复原中国古代建筑及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理论、施工技术等的第一手资料。“样式雷”图档现存20000余件,被收藏于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以及一些国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大学等。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欣认为,作为建筑领域的文化遗产,无论是“样式雷”图档还是相关建筑技艺,都有很强的专业性,跟普通人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传承“样式雷”文化遗产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向大众做好推广。张欣建议借助影视、戏曲等艺术形式,将历史文献中雷氏家族的迁徙史、生活史、营造史等重新呈现出来,让观众对“样式雷”文化遗产有一个系统直观的了解。
“样式雷”图档记录的古代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如今已荡然无存,最典型的就是圆明园。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舆图组组长白鸿叶认为,限于各种条件,在今天不太可能重建圆明园等古代建筑,但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对古代建筑进行数字化复原,让“样式雷”图档中的建筑由平面变为立体。比如,国家图书馆已完成“数字圆明园”项目一期工作,数字化复原了圆明园九州清晏景区。“在这个过程中,‘样式雷’图档被更广泛的群体所认识,做到了古为今用,提升了图档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白鸿叶说。
由于“样式雷”图档收藏于国内外不同的机构,所以也是中外各机构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白鸿叶建议中外学界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挖掘整理“样式雷”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秘书长杨兆凯看来,“样式雷”是一个大文化IP,但要将“样式雷”打造成知名文化品牌,还须对其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并以此为基础,重构人们对“样式雷”的文化想象,建立“样式雷”与现代文旅产业的链接,那样才能让“样式雷”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比如,将“样式雷”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开发“样式雷”主题文创产品。
“样式雷”不仅代表一个家族,也诉说了一段中国古代建筑史,还是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集大成者。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艺术小镇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冯林提出在永修县建设“样式雷”艺术小镇的建议:将艺术小镇打造成古建人才培养基地和古建设计生产加工基地,用现代教育方式和产业模式将“样式雷”建筑技艺传承发展。
(本报记者 韩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