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
春来江南,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千灯镇歇马桥村绿意盎然,游人如织。熟悉村史的老人告诉记者,歇马桥村因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练兵歇马而得名,至今已有千年历史。2014年,歇马桥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十年来,歇马桥村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乡村高质量发展新路。
沿村道一路前行,歇马桥村至今保存着“水街相依、窄巷深弄”的江南水乡传统风貌,13个自然村由一条水系贯穿,粉墙黛瓦间,明清建筑沿河分布。漫步河边,两岸的非遗工坊、民宿等现代业态将古村点缀得活力四射,游客们手捧“村咖”出品的咖啡,感受古村韵味,享受闲暇时光。
然而,十多年前,歇马桥村并没有这番既古又新的繁荣景象。“那时我出门遛弯,街头巷尾冷冷清清,许多村民搬到了镇上居住。”76岁的叶彩珍是土生土长的歇马桥村人,她告诉记者,核心区老街的民居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显露出破败的迹象。年久失修的不仅是老建筑,古村特有的江南水乡文化,如千灯跳板茶、茶担等民俗风情、传统技艺也后继乏人,连村里从民国时期就存在的老茶馆都空寂了下来。
令人欣喜的是,2019年,歇马桥村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第三批试点村庄名单。一系列政策利好,给古村注入新活力,市、镇、村三级协力启动规划,以“挖掘文化潜力、彰显古村魅力”为核心,引入社会资本,打造具有历史人文特色的田园乡村。
“对歇马桥村文化资源、传统村落价值深度梳理后,我们决定围绕46处特色传统风貌建筑、4棵有故事的百年老树,以及昆曲、手工麻布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文章,确定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振兴路径。”歇马桥村党总支书记周泽华告诉记者。
不久,位于古村石板街的歇马桥老茶馆重新开张,来这里喝茶听戏的村民、游客络绎不绝,古村恢复了昔日的热闹。
村党总支看到茶馆人气旺,顺势将村民议事环节放到茶馆。“喝茶议事,有事就上茶馆说。村里现行的‘农房合作社制度’就是通过说事会完善起来的。”周泽华介绍。2024年1月,一场说事会在老茶馆举行,村“两委”干部、20多名村民代表以及来自同济大学的设计师围坐在一起,边喝茶边探讨农房翻建事宜。不到两个小时,问题逐一得到商量和解决。
老茶馆成了“百姓议事馆”,调解民事纠纷、共话乡村振兴,村里形成了大小事村民商量办的良好氛围。“乡亲邻居和和气气,每家每户尊老爱幼,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在茶馆喝茶的村民龚惠强告诉记者。
乡风越来越文明,生活越来越富足。歇马桥村探索“总支带头领办、党员带头入股”的经营发展模式,群众致富奔头十足。据了解,目前,全村已有56%的农宅入股农房合作社,建成“半山诗雨”民宿、“一尺花园”西餐厅、“古琴工作室”等多个文旅休闲载体。
“引入文旅项目的原则是‘一铺一艺’,打造农文旅综合体不能破坏村落原有肌理,尽可能做到和村庄文化相生相融。”苏州歇马桥文旅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马骥说。
放大歇马桥文化属性,古村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乡风民俗,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据村内人流监测设备数据显示,节假日最高人流超1.3万人次。2023年接待游客18万人次,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7万元。
乡村文化振兴带动产业振兴,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文旅发展为村民提供长期性劳动岗位100余个。“每月工资有5000多元,再加上村集体收入分红和农房租金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60岁的毕桂珍是第一批在文旅业态中就业的村民,提起现在的收入,她笑得合不拢嘴。
增收的好途径不止于此。2023年起,村民叶彩珍和老伴开始售卖用自家柴火灶蒸出来的猪油蜜糕、八宝饭,单日销售额稳定在500元至800元。2023年,歇马桥村经济收入达14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5.4万元。
古村兴旺起来,年轻村民也陆陆续续返乡。“村集体为新村民建设了青年公寓、大食堂,定期举办团建活动,提升了归属感和凝聚力。”25岁的周钇名是“一尺花园”西餐厅店长。作为歇马桥村人,他下定决心扎根在家乡创一番事业。
“近年来,昆山创新开展乡村振兴‘五百行动’,深入实施产业赋能‘百村共兴’、人居环境‘百村共美’、强村富民‘百村共富’、文明和谐‘百村共治’、城乡融合‘百村共享’。”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计华明告诉记者,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昆山将继续以乡村振兴“五百行动”为抓手,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村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姬尊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