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旅回望】
造化的奥秘一旦显示,必然激起艺术家不可遏制的生命冲动,进入与自然合而为一、无物无我的创作境界。
——肖惠祥(1933年—2022年)
在20世纪80年代,肖惠祥堪称中国美术界一颗耀眼的明星。早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五年学习经历,为她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线描人物速写也为她赢得了专业知名度。1979年,正是通过线描,张仃慧眼识才,将她从长沙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而有机缘参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壁画项目,进而以《科学的春天》一举成名。
正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的“有窗户的画室”展览中,肖惠祥跨度近60年的线描人物作品,集中呈现了贯穿其艺术生涯的造型观,即“我”眼中的现实。从湘西写生到新疆写生,再到肯尼亚写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艺术家以生动而克制的线条表现出浓郁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简约传神的名人速写与婀娜多姿的人体写生,反映了肖惠祥对形式美的追求,在艺术语言上透露出马蒂斯般的流畅与席勒般的放旷。这样“真挚的描写”既源于客观现实,亦忠实于自身感受,附着了艺术家本人的审美观念与艺术意志。
在速写和写生的艺术实践之余,肖惠祥持续进行着对光影和色彩的探索。基于湘西写生和新疆写生那洗练的造型,肖惠祥在色彩人像中以鲜明凝定的色斑肌理呈现出光影相随的多层次空间,以瞬间的艺术直觉切中当下的光影定帧。这样的艺术实验包含着媒材、技法和艺术表现的综合碰撞,恰似亦有别于野兽派的色彩派对和印象派的光影盛宴,自在随性的粗犷轮廓与自行其道的光影相得益彰,在“有趣的视觉游戏”中,塑造出线条与色彩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另一方面,肖惠祥的色彩人体系列作品俨然摆脱了具象化写实的束缚,以纯熟的技法和纯粹而热烈的色彩揭示着跨越理性的真实,综合呈现了该题材的魅力和抽象语言的感染力。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的壁画创作,当时即引发许多关于“美”“人性”“现代化”等话题的争论与探讨,成为推动当代中国艺术复兴的先声,并开创了中国现代壁画的新纪元。创作于1979年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型装饰壁画《科学的春天》,是肖惠祥最为知名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体现了人们对科学、艺术、爱情等美好事物的向往,昭示着文艺和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肖惠祥当时拜访了多位科学家,最终选择以生命起源、物质结构、天体运行等题材表现文艺生活、精神和物质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未来。肖惠祥强化了线描的特质,以象征手法和装饰性语言描绘人物与符号,并对空间构图、人物造型和色彩组合进行了大量探索和试验,最终选择磁州窑的传统色调,将装饰艺术的现代趣味与陶板材料的质朴美感巧妙结合。机场壁画的成功不仅为肖惠祥带来盛誉,而且令她那探索与创新的步伐更加自信从容。她那热烈、直率、赤诚的个性禀赋,随着《科学的春天》的来临,成为其最闪耀、最吸引同道的优点。
此后数年里,肖惠祥在瓷板画、壁毯、竹刻以及不锈钢雕等多种创作载体和技法上均有大胆尝试,并取得突出成绩。1986年,肖惠祥创作了一批大胆新颖的抽象水墨,得以和吴冠中、袁运甫、朱乃正三位艺术家联袂参加“国际艺苑第一届水墨画展”。更为难得的是她对唐三彩瓷板画倾注的热情。在洛阳美术陶瓷厂的协作下,经反复试验,肖惠祥终于发明了立线新工艺,使古老的唐三彩工艺得以进入壁画创作。在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肖惠祥以不断创新的姿态成为勇立中国美术潮头的人物,她对绘画新语言、新题材、新技术、新材料的执着与尝试令人目不暇接,袁运甫曾赞誉她是“永不重复的创造者”。
2006年,古稀之年的肖惠祥从海外回到祖国,率真依旧。漂泊与坎坷丝毫没有在她的作品中留下苦涩的印迹。2019年,肖惠祥生前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她的作品入选“线:传承与发展——2019年深圳美术馆当代艺术展”,与祝大年、贺友直、黄胄、袁运生、丁绍光等八人的作品同台展出。这一年她已86岁高龄,她的作品却毫无衰颓之气,始终洋溢着一片纯真、一片明亮、一片生机,显现出艺术家超然脱俗的心境,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作者:杜鹏飞,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刘木维,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部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