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出版社日前推出的《城乡中国的教育》,综合运用制度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理论、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多门学科,从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入手,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宏阔背景之下,亦史亦论,对城乡中国的教育政策、制度、伦理等诸多问题展开讨论,呈现了城乡中国教育的诸多样貌。此外,还讨论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教育理念、政策、制度的转向和城乡教育的变迁,并就中国式现代化与城乡教育的未来进行了探讨。该书既有宏大叙事,又有精微论证,为人们认识和理解中国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新的视野、新的启示。
乡村和城市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聚落的两种主要形式,承载着人类的繁衍生息。自城市产生以来,城乡差别和城乡对立的矛盾关系不可避免,并且成为人类社会不同时代必须面对的基本矛盾之一。可以说,城乡关系发展的矛盾变化,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缩影。
近代以来的中国,伴随着城市和乡村的分离,新旧教育制度发生变化,也开始了发展乡村教育的种种努力。所以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的展开,其实也是不断回应城乡变迁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城乡教育问题是一个深重的历史课题。
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伴随着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的形成,我国建立起一系列城市偏向的制度安排。这种情况同样体现在教育领域,农村的教育资源、教育机会、教育质量等明显落后于城市,也产生了诸如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等特殊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国的城乡关系以及城乡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等成为突出问题,并逐步进入公共政策议程。
也因此,长时间里,城乡教育的差距以及由此引发的教育公平等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十分关心的问题。教育经济学的理论预设是教育资源的短缺,其核心问题是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使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最大效率地发挥有限教育资源的功用。教育政策是关于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分配或调整的规定或规则,直接关系着不同受教育群体的利益。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分配”或者“什么样的分配是公正的或好的”是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城乡中国的教育》用了大量篇幅讨论教育公平问题,并就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伦理问题展开讨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等国家行列,城乡教育的面貌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曾经制约中国城乡教育的诸多问题有的已成为历史,有的正在解决之中。但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教育焦虑现象还比较普遍。要发挥教育的整体效能,必须补齐短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教育的最大短板仍然在农村,特别是随着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加剧,农村还面临着教育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等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这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城乡中国的教育》一书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我们要站在人文与自然这一包含“城”与“乡”的更广阔空间思考乡村教育发展问题。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写道,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改变城乡面貌的过程。教育是应对未来变革最有效的途径,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同时,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承认和正视城乡差异的客观存在,扬长补短,尽快把农村教育的短板补齐,回归教育本性,更好地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作者:赖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