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手记①】
编者按
这是黄土高原上的一个普通村落——山西省大宁县昕水镇罗曲村。这里,墚峁连绵,沟壑蜿蜒。
沧桑数千载,这里始终走不出贫困的循环。然而,新时代,让这里改地换天——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乡村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最可贵的是人们的精气神!瞧,虽是早春,山乡早就一片闹忙。那深耕细作的踏实劲头,那只争朝夕的奋斗热情,展映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2023年末,光明日报社与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首次建立定点帮扶关系。本报女记者刘已粲主动请缨挂职任罗曲村驻村第一书记。
小刘生于1995年,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城市长大的她,想用青春的激情、用记者的职责、用脚底板的泥土,去感知这块大地的脉动。
自今日起,本报开设《驻村手记》专栏。用驻村第一书记的视角,观察乡村之变、记录乡村之美、思量乡村之需……
乍暖还寒。
田野上,农人们正忙碌地翻垦土地、整修田埂;果园里,果农们拉枝修剪、浇水施肥;大棚中,脆嫩的秧苗落地生根、向上生长……
不过,这些勤劳的农人,大多都上了点年纪。
入户走访,带着凉气“闯”入窑洞,乡亲们温暖的目光,一下子便照在我的身上——这是长辈看待孩子的目光,我这个未满30岁的驻村第一书记,是村里罕见的年轻人。
该如何定义“年轻”?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昕水镇罗曲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郝会新觉得:“就目前村里的情况,一个60岁以下、还能下地干活的人,都称得上是年轻。”我很难不认同这一观点。
罗曲村现有户籍人口1334人,常住人口仅220人左右,占比不足17%,其中,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30人。“农村老龄化”是老生常谈,但当这一问题,如此具象地在我面前铺陈开来,我还是感到了不小的震惊。
多子多福的观念,并非没有在这里延续,几乎每一户,都至少生育了两个孩子,三四个孩子则是普遍现象。人都去哪里了?翻看稳岗补贴政策就业去向统计资料,发现他们大多集中在山西省内,尤其是省会太原市和大宁县所属的临汾市,少部分去往了广东、江苏、浙江等劳动力流入大省。而这些走出去的人,又会想办法带着更为“年轻”的子女进城读书。
“很少有年轻人留在村里种地,一方面是因为种地太辛苦了,也卖不上钱;另一方面,种地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是很陌生的。”出生于1987年的罗曲村村主任马海娟坦言。
常住村里的年轻人,则多彰显出一些“特殊性”。例如,1999年出生的任奋卓,自幼由爷爷奶奶带大,成年后仍留在老人身边,现在在大宁县一家打印复印店灵活务工;1983年出生的郭建军,父母年迈体弱,家庭经济困难,村两委为其提供了村保洁员这一公益性岗位,真正在家门口就业。
除了本村村民,常年活跃在村里的,还有在村干部和驻村干部。这些年,针对农村空巢老人更为复杂的养老困境,政策层面出台了长期且细致的保障措施,相应地,村干部也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在罗曲村,大学生村官王皓玮出生于1999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我出生于1995年,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安建华出生于1992年……年轻干部的“在村”显然是有效的,但不得不说,也是有限的……
漫步村中,料峭的春风骤然猛烈起来,夕阳的金与荒草的黄交织在一起,几处久无人住的窑洞颇有些委顿。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的今天,村里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生活越来越方便。但是实事求是地讲,要想使乡村振兴步伐迈得更快,仅靠一产还不够,还需要向二产、三产进一步拓展。只有一二三产齐头并进,才能根本改变农业弱质属性;只有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年轻人才愿意留在乡村。
(本报记者 刘已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