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25日 星期一

    传统美学与中国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作者:余开亮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25日 15版)

      【光明学术笔谈】

      20世纪初,美学学科正式在近现代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得以确立。经历两个甲子,美学学科在中国迅猛发展并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其间,中外美学思想经历了冲突、并置、杂糅、汇通等复杂的话语交织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将美学学科基本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审美实践结合起来。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呈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智慧,当在中国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审美活动及其文化相关性

      美学又称为感性学,其研究的对象是感性的审美活动。从学科的基本共识看,审美活动是人面对感性形象或意象世界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与实践创制活动。简要来说,审美活动可以从主客两方面来进行说明。首先,一个客体要成为审美对象,必须具有一定的感性形象性。一个具有凝聚性、丰富性、灵动性的形象性对象远比一个散漫、单一、质实的物理对象更能激发人的审美经验。对感性形象性的感知,使得审美活动区别于以逻辑归类为目标的认识活动。其次,审美活动离不开人的情感体验。审美注重的是对象的感性形象带来的情感愉悦体验。审美活动中的情感愉悦超越了单纯的欲望与名利带来的快乐,是生命饱满充实、自由真切的情感满足。审美活动主客两方面的规定性,使其有别于认识活动、经济实用活动和道德政治活动等其他人类活动而具有了自身特性。作为一种感性情感活动,审美活动在满足人的精神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审美活动的特性界定了美学学科的基本研究对象,搭建了美学领域相互交流的共识平台。

      在学科研究对象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到,审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会受到社会形态、历史阶段、文化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审美活动出于人性的普遍性需求,是个体的基本生存活动,但审美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正是这种审美的相关性,使得审美活动又具有了社会历史性和文化差异性。审美活动的文化相关性可分为外在关联和内在关联两个维度。就外在关联维度来说,人总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历史性存在,其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必然会受到时代、民族、历史传统、习俗、社会制度、教养等多重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一文化属性是对审美活动前提条件的说明,为一种外在的相关性。而审美的内在文化关联则旨在说明审美活动本身就蕴含了相关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性因素。审美的内在关联性因素作为审美活动的有机构成,其不但不会削弱与破坏审美,反而能增进审美的丰富性。从审美对象来说,其所承载的相关性因素是渗透于感性形象的,并不破坏对象的整体形象性。这里,审美对象不再仅呈现为单一的形式之美,而是融合了情感、道德、知识、哲理、政治、宗教等内涵的综合性形象之美。宗白华就说:“形象不是形式,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式中的每一个点、线、色、形、音、韵,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显然,审美对象的感性形象本身就蕴含了历史文化性。环肥燕瘦,各有千秋。从审美体验来说,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命,其审美心理亦并非与其他心意机能无涉而仅呈现为单一的情感要素。人本来就是一个有机体,每一种活动中都会有知情意等因素的相互渗透。美国学者阿诺德·柏林特就认为,审美是生理、感知、社会经验、文化心理多重因素参与的结果,而感知是一个人感官、生理、文化的有机统一体。要指出的是,在审美活动中,其他相关因素应是围绕着情感中枢而渗透介入的,所谓“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审美的内在相关性价值以一种辅助、补充、渗透、融化的方式在起作用,其不但保证了审美的展开,还打开了审美的深度与广度。如认知的积淀往往能给人的情感体验加深底蕴,使得胸襟更为开阔,而道德的内蕴则往往使得审美更具风骨,更有激荡人心的现实情怀。

      不管是审美活动的外在还是内在文化关联,都使得美学研究不再拘泥于对单纯审美形式与独立情感状态的描述,从而打开了美学理论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视域。这就表明,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在已有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尚需要结合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惯例才能得以阐明。因此,建构中国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必然要与传统美学理论特色相结合的。

    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特色

      中国传统美学体现了古人在感性领域的生存智慧。这种美学智慧通过言传身教、默会妙赏、技艺传承深刻地浸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而影响至今。传统美学呈现了中国古人对天地运行、人伦秩序、个体生命的所感所受,形塑了中国人的审美习惯。理解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特色,方能更好地切合中国文化传统、贴近中国审美实践,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主张。

      不同于现代西方的区隔型美学,中国传统美学在人性论上并不进行知、情、意三分,在审美价值上也不将真、善、美相分离。这一有机统一的整体性生命观和价值观使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了关联型美学特征。虽然中国传统美学内部也有着不同的理论路径,但总体而言,其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理论特色:

      第一,强调美与天地之道的统一。中国传统对美的思考并不出于逻辑推演,而是出于对天地之道的反观。从《周易》的“立象以尽意”到《文心雕龙》的“文以明道”等都说明了美的感受与天地之道的紧密关联。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源于天地之道的创造。“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人的理想存在方式应与天地之道、运行之气的自然律动与秩序之理相一致。作为感性存在方式的审美活动正是以生命情感体验着世界的千姿百态,表达着人生在世的真切经验。在审美对象上,美主要呈现于事物形象的动人情态、内在神理,显现了天地之道的创化精神;在审美体验上,美则主要呈现于复归自然的至乐心境、默契天理的大爱情怀,显现了天地之道的生生大德。美与天地之道的统一,奠定了中国传统美学注重天人合一之精神超越性的基本面相。

      第二,强调美与万物生成的统一。“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阴阳和谐的天地之道赋予了万物的生生之理,人因此也与天地万物共生于整体统一的律动与节奏之中。美的呈现离不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物相融。相较于西方美学的主客二分,中国传统美学以人与万物的一体共存为一种至大之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不同于把审美对象视为一种外在性的客体,中国传统美学把天地万物视为一种与人息息相关、一体生成的共在者。在审美活动中,个体生命消除了私情欲念,以同情共感之心面对万物,希冀去创造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民胞物与之境。在这种理想的共同体家园中,天地万物各得其所,形成了一种美好秩序。美与万物生成秩序的统一,彰显了中国传统美学辅时及物的现实品格。

      第三,强调美与生命性情的统一。与西方美学一样,中国传统美学亦是立足于情感根基来谈审美的。不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是一个弥散性概念。情与物、性、心、天等概念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中国的情感美学。在审美活动中,情向外感应世界,向内呼应心、性,从而在存心养性中通达天道。审美也因此成为确证生命存在的重要方式。“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儒家美学非常看重情感抒发的意义,但主张在情感的充盈中激发心志,以达成一种性情统一的和谐主体,从而使生命情感摆脱物欲之情而张扬动人心魄的积极力量。“无心玄应,唯感之从。”道家美学则把情性合一,主张以不动心念与前识的性命之情去顺从外物,以维持物我双方的自然并存。不论是性情中和还是性情合一,中国传统美学都强调审美与生命性情、人生境界的意义关联,显示了其人生论美学的价值属性。

      中国传统美学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天人关系、主客关系、情理关系的辩证理解,呈现了美与天道、美与共同体、美与人生的内在关联,为美学知识体系的生成提供了本土理论资源。

    结合传统美学精神,建构中国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

      20世纪初,西方现代性美学思想、文学观念、艺术理论等开始传入中国。受其影响,中国传统美学遭遇了质疑与批判。即使如此,传统美学中的很多思想依然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闪烁着不灭的光芒。从王国维、蔡元培到朱光潜等人,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家一方面以西方现代性美学的无利害观念批评传统美学,另一方面又调用了传统的审美心性理论来阐述其改造国民性的美育主张。经由历史的大浪淘沙,包括传统美学精神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得到了世人的重视。结合传统美学精神,建构中国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按照植根中国传统美学,立足当代审美实践,借鉴国外先进美学理论的思路来展开。大体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坚定文化自信,实现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推动传统美学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一种与宇宙观、道德政治观、人生观紧密关联的学科,传统美学一度受到西方现代性美学的批判。然而,当代世界美学的发展开始突破把美限定在狭隘区域的西方现代性美学,而将之与其他价值复合并融入了广阔的社会天地。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传统的关联型美学模式具有自身理论的真理性。建构中国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植根传统,挖掘出标识中华审美风范的概念、命题和理论,以展现中国传统美学的学术构成。同时,还要以当代美学的理论发展和当代文明的审美价值为参照,将传统美学的理论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传统美学精神切近当前的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

      其次,立足当代审美实践,发挥中国传统美学的现实效应。中国传统美学具有很强的关涉社会现实的理论品格,在感性层面彰显着其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审美与社会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既和谐又冲突的关系。温柔敦厚的礼乐观、文以明道的文教观、活色生香的自然观、中和自得的心性观、真挚有止的情爱观、义尚光大和气韵生动的艺术观等都具有整饬心志人情、创造和谐美好的建构力量。而当社会现实出现文与质、自然与名教、情与理、正与乱、兴与亡的矛盾冲突时,传统美学也展现了其忧患天下、发愤抒情、哀悯民生、冲决罗网等批判社会现实的一面。面对当代社会在生态环境、身心情理、社会形象、公民教育、文艺新貌、虚拟技术等方面出现的审美实践问题,当激发传统经邦济世的审美智慧进行美学反思和人文求解。

      最后,借鉴国外优秀美学理论成果,拓展知识新视野。建构中国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在植根传统美学、树立学术自主意识的同时,还要以自信包容的态度去吸纳与借鉴国外先进美学思想。建构中国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既不能照搬国外美学,也不能闭门造车与唯我独尊。国外的优秀美学理论是世界文化遗产,能给传统美学研究带来知识视野的拓展和方法论的启示。拿西方美学来说,其审美现代性理论蕴含的社会批判向度、其美学概念分析上的理性精神、其美学方法和范式不断创新的意识等都值得借鉴。只有在文明交流互鉴、古今中外互看的多向比较中,中国传统美学方能突破自身的理论局限,并融入新的知识体系,从而为世界美学的当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余开亮,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