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文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秉承“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教育思想,坚持“聚焦核心素养,加强分类指导,培养一流人才”的工作总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打造文学艺术教学、研究和实践平台,拓展适合学生发展的美育教育资源,以良好艺术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其文化和艺术修养,塑造健康人格。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开创人才培养新局面
学院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充足支持和资源保障,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培训、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活动,优化教师教学能力,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和教育态度,切实提高人才培养实效。承办“戏剧、文学与文化”高端学术论坛,邀请国内话剧研究高端人才开展戏剧研究及教学讨论,引导教师在戏剧教学中重塑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和娱乐价值,端正艺术文化研究学风,找到正确的治学方法。
学院为教师提供展示教学风采、提高教学能力的平台,持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学院教学高质量发展积蓄能量。开设“敦复青年学者论坛”,彰显青年教师学术风尚,拓宽大文科学术视野;定期开展学术报告,增强师生交流,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听取学生反馈,全面及时了解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与美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韩国、越南等国家的学者保持学术交流,提升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院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最美教师”、先进个人、“江苏省最美高校辅导员”“高尚师德奖教金”获得者等先进典范的引领作用,引导教师明德育人、潜心科研、心怀家国,主动承担教师的光荣使命,以高尚师德和广博学识教育学生,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
开阔学生学术视野 培养学生艺术创新实践能力
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邀请艺术文学领域的专家教授到校指导交流,向学生分享学术前沿动态,帮助学生明确发展目标和学习思路,以先进理念引领学生全面发展。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开展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戏创作研究》为题的专题讲座,通过解读《诗经·卫风·硕人》《楚辞·大招》《洛神赋》等文学作品向学生分享关于创作的思考,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开阔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提升学生对戏剧创作的兴趣;邀请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首席教授开展题为《墓室壁画研究的空间与张力》学术讲座,聚焦墓室壁画研究前沿热点问题,从研究材料、理论、观点等方面向学生提供科研与学习指导。邀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邓刚副教授带来题为《生命情调与艺术直观:伯格森的美学思想》的学术报告,在介绍伯格森的“时间观”和“绵延”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探究伯格森对后印象派和立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影响,丰富学生对艺术美学的认知。
学院设置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宣传报道中心、阅读中心、自管中心五大学生组织,成立经典传习社、南风琴社、透红亭文学社、昆曲社等21个学生社团,通过音乐会、雅集、名家讲座、社长论坛等形式为学生搭建丰富的艺术文学实践交流平台,让学生尽展风采。
学院坚持以赛促学,积极引入行业资源,邀请专业人士参与培养及备赛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艺术设计环境,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策划能力和综合能力。自主开展“心中之圆”绘画大赛、“书画缤纷,跃动青春”活动、新生才艺大赛、“春之声”书画比赛等竞技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校美育工作水平。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江浙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学技能暨中华才艺大赛等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多元文化融合 培养学生艺术文化自觉
学院以校园文化为根基,结合课程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文化活动给予学生深刻的艺术素养熏陶,培养学生潜在的艺术理念和个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举办“百年恰风华,红色正青春”2021年汉语言文化节闭幕式暨话剧展演活动,以话剧展演、朗诵家书的形式带领师生感受战火纷争下的英雄本色,培养师生高雅艺术品位,构筑师生健康人格基石;举行“孙龙父杯”书画作品展,以孙龙父先生的艺术成就、文化高度和书画精神,鼓励全校师生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组织学生参观首届呼和浩特国际雕塑艺术展,以雕塑艺术的独特魅力拓宽学生的历史文化视野,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注入多元文化元素;举行“指墨艺术报母校——张再元手指画作品全国巡展(扬州大学站)”开幕式,将艺术作品赏析与创新精神融合,从艺术学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鼓励其延续“艰苦创业、接续奋斗”的实干精神,升华理想信念,汲取前行力量。
学院组织学生开展“岂曰无‘依’,与子偕行”“扬传统古韵风华,以青春告白祖国”“‘墩’守传统文化,‘体’味奥运精神”“故居云游感爱国情意风车飘扬铭红岩精魂”等社会实践活动,聚焦青年榜样,深挖育人故事,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培养学生传承传统艺术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未来,扬州大学文学院将继续坚持以生为本,将文学艺术研究和教学作为重要工作,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成长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要、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服务国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卓越人才。
(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