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04日 星期一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蒙爱军委员:

    以“文”育“体”活力四射

    作者:本报记者 龚亮 吕慎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04日 07版)

      2023年7月,备受关注的贵州“村超”总决赛完美收官,其精彩程度不亚于专业运动赛事。龙年春节,带有浓浓“村味”“年味”的“村晚”遍地开花,人们参与和享受着一场场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盛宴。“村超”“村晚”的广泛开展,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凝聚了人气、提振了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村超”“村晚”展现了新时代农民昂扬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乡村文明不断焕发新气象。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根脉,无论是“村超”还是“村晚”,都注重深挖当地文化特色。“村超”的火爆出圈,展现了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吸引力,深度挖掘了贵州特色民族文化,以“文”育“体”,为赛事带来更多新鲜感和乡土魅力。“村晚”更是一道道乡土文化和年俗文化大餐。

      以“村超”“村晚”撬动乡村发展,打造“体育+文旅”“艺术+文旅”等特色品牌,成为很多地方不约而同的选择。很多地方依靠“村超”“村晚”带动的人气,激活乡村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了区域内交通、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兴旺,为乡村振兴乃至县域经济发展赋能。

      “村超”“村晚”举办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见神采,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引导、支持和保驾护航。老百姓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政府就在这方面多想办法、多做实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各地干部群众打开思路、笃行实干,让更多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过上更好的日子。

      (本报记者龚亮、吕慎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