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中国梦,就是要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一是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源源不断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新征程上,要努力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强化职业教育办学关键能力建设,培养更多一流人才,让匠之能、工之巧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大展身手、大有作为。既要为各类人才提供锻炼成才的机会,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又要注重从教学、科研、生产和经营一线中发现拔尖人才,并加以培养和任用。最关键的是在人才发展环境上持续优化,从体制机制、政策待遇、社会地位、生活环境等各方面不断优化,让更多人才脱颖而出。
二是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涉及十几亿人,走全靠要素驱动的老路难以为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加强科教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让创新创造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矢志开展原始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当党和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专家。加快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创新创业,加强创业扶持、优化创业环境,建立返乡青年创业人才库,通过主动对接、上门服务、结对帮扶等方式,为返乡青年创业提供针对性服务指导,落实好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让返乡创业青年有更多获得感。要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特别是要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三是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让多样化选择、多元化成才成为美好现实。当今时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只有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才能更有底气和自信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贡献国家。为此,要进一步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全民终身学习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对于基础教育来说,要着力实现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间的资源配置差距。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应把发展科技、培养人才、增强创新更好结合起来,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对于老年教育来说,应开放老年大学,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同时,还应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发挥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等公共资源的功能,依托社区开发多样化课程,满足社区居民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供有效支撑。
(作者:李旭阁,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宋喜群、王冰雅、苏雁、邱玥、王建宏、张锐 本报通讯员 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