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2月18日,持续三天的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以下简称“慕安会”)闭幕,来自全球的180多位政府官员、国防军事人员以及安全专家等参加。本届会议举办之际,正值本轮巴以冲突延宕超4个月、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即将满两年,困扰着西方的安全焦虑日益加重,悲观情绪持续蔓延。
“双输”之忧
悲观,从慕安会过去三年的定调变化就可见一斑:2022年是“摆脱无助感”,2023年是“重塑愿景”,今年则是“双输”。
慕安会主办方发布的《2024年慕尼黑安全报告》对此解释称,后冷战时代关于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乐观主义已经消散,世界面临陷入“双输”局面的风险。分析认为,这反映出西方特别是欧洲对当前国际形势变化的焦虑,以及对西方地位下降的失落,但这一局面很大程度上是由部分西方国家自身的政策立场造成的。
慕安会创始于1963年,如今成为国际战略和安全领域的重要年度论坛之一。尽管会议不是制定政策和战略的地方,也不是解决世界面临的所有安全问题的场所,但却是各国领导人、国际实体和组织举行高级别对话,增进理解和信任,商讨减少对抗、化解紧张、应对挑战和风险的措施,以维护国际安全环境的重要论坛。特别是近年来,慕安会的与会者界别、安全理念、议题范围都得到极大拓展,影响力显著提高,已发展成为全球领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正如慕安会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在本届会议上的致辞中所说,慕安会希望通过对话促进和平,期待与会者能够在围绕全球各区域冲突和安全问题的讨论中,为破除当今世界悲观氛围找到“一线希望”。
本届慕安会报告指出,在地缘政治局势日益紧张、经济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许多国家的政府不再关注全球合作的绝对利益,而是越来越担心自己获得的利益少于其他国家。将相对收益放在首位很可能会导致双输的态势,危及合作并破坏秩序——这种秩序尽管存在明显的缺陷,但仍能帮助扩大众所周知的蛋糕,造福于所有人。此外,“全球南方”也是报告中的高频词。报告提到,世界经济的分裂会带来巨大的代价,特别是会增加低收入国家的负担。对很多“全球南方”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而言,和平红利从未兑现。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看,国际秩序从未兑现为所有人的利益增大蛋糕的承诺。
战乱之痛
与2023年的报告相比,今年的报告更加聚焦地区热点问题,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是本届会议讨论的重点。
今年11月的美国总统选举被多家智库视作2024年最大风险点之一,本届慕安会报告6次提到特朗普,指出共和党候选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零和心态的缩影,他们将反对国际秩序,抛弃北约等西方联盟,而这一切都指向了特朗普。此前特朗普喊话盟友“付费”的言论曾在欧洲引发不安,而美国政坛可能出现的变化也进一步助长了欧洲的焦虑情绪,特别是在俄乌冲突即将满两年之际,美国众议院暂停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率领的庞大代表团在会议期间尽最大努力安抚盟友们,但他们无法保证特朗普在11月再次当选总统后不会拆解北约,也无法保证共和党不会在国会阻止对乌克兰的援助。与会的美国共和党参议员万斯称,欧洲必须清醒并承担更多责任。美国民主党众议员亚当·史密斯表示,欧洲承担责任的进程需要加强,因为世界上有些地区需要美国投入更多的时间、注意力和金钱。来自美国两党的声音都指向一个事实:欧洲对于美国出面解决乌克兰问题不必抱有任何幻想。
据德国媒体报道,如果美国因共和党阻拦而停止援助乌克兰,那么对乌军援方面将有600亿美元的缺口,欧洲难以弥补。面对这种局面,德国总理朔尔茨呼吁欧盟伙伴为乌克兰提供更多财政援助。朔尔茨表示,今年德国的军事援助几乎翻了一番,已超过70亿欧元,未来几年的承诺金额也达60亿欧元。朔尔茨非常希望“所有欧盟国家都能作出类似的决定”,但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与乌克兰问题陷入分歧相似,本届慕安会在对巴以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后,也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当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展示哈马斯创始人所著书籍《犹太人的终结》时,似乎已经为关于巴以冲突的辩论定下了基调:以色列绝不退让。鉴于加沙局势不断恶化,就连一再强调支持以色列自卫权的美国和德国政府,最近几周对以色列政府的批评言论也明显增多。前来参会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呼吁巴勒斯坦建国,以“一劳永逸地摆脱中东的恶性循环”。朔尔茨也对以色列施压,称其应遵守国际人道主义原则,允许救援力量进入加沙地带。但是,巴以双方不仅在“两国方案”的长期目标上看不到曙光,在停火、新的人质协议等具体问题上也没有成果。
解困之道
总体而言,素有“防务达沃斯论坛”之称的慕安会,对当下国际安全形势的观察及反思有一定可取之处。比如,本届慕安会报告指出,部分国家秉持零和思维,片面强调相对收益,导致世界面临“双输”困境等。但是,对于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报告给出的方案却是建议跨大西洋伙伴和“志同道合国家”在投资国防和威慑的同时,有选择地与“政治意气相投的国家”追求互利等,其本质仍是固守以美西方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将“全球南方”国家拉拢至其阵营之下,与中俄等进行对抗。这种拉帮结派的做法无疑是冷战思维的延续,与西方想要破解“双输”困境的出发点南辕北辙。
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应对,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奉行互利共赢原则开展团结协作,才是避免世界陷入“双输”危局的正确之道。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当前形式的全球治理正在加深分歧并助长不满情绪,国际社会需要以新的紧迫感和团结精神,寻求基于公正的解决方案,建立一个“让人人受益的全球秩序”。
(本报记者 焦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