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近日,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等联合发布《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3》,构建了包括资源共享、创新合作、成果共用、产业联动和环境支撑5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并以2011年为基期(100分)。相关测算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水平从2018年的171.86分提高到了2022年的262.48分,年均增幅达11.17%。数据表明,长三角跨区域科技合作水平和能级加速提升,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成效显著。
归结起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水平快速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自上而下布局叠加自下而上探索,架设起科创与产业之间的桥梁。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紧随其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相继发布,均提出要以“科创+产业”为引领,通过战略协同、高地共建、开放共赢、成果共享来推动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其重点就是要打通区域间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之间的双向连接,充分发挥三省一市的资源禀赋优势,统筹好龙头引领与各扬所长之间的关系,畅通区域之间科技和产业合作的体制机制阻碍。
从实践探索来看,三省一市已形成科技和产业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指数数据显示,2022年,三省一市之间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863.45亿元,较2018年增长4.19倍,占三省一市所有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比重达13.96%。除三省一市的科技大市场和各类成果转化基地作出的贡献,上海的策源优势、浙江的民营经济发展、江苏的制造业创新以及安徽的大科学装置,均助力完善科技创新的市场机制,并赋予“科创+产业”全新的空间逻辑关系。
基础研究包含科学规律、知识原理、方式方法的发现创造,是创新的源头起点。要将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成果顺利转化到产业领域,进而开辟新赛道,需要三省一市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试验证、产业化、规模化等各环节进行深度合作和协同分工。指数报告显示,近10年间,长三角国际科技论文合作最多的领域集中在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三省一市间技术专利转移最频繁的领域集中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这充分显示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已经走出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创新深度链接的新道路。
进一步推动科创和产业融合发展,赋能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还需继续深化改革。一是深化三省一市科创和产业协同布局,充分发挥三省一市各自的资源禀赋和能力优势,加速形成长三角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差异化布局,推动产业分工协作持续深化,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和科研资源重复性投入。二是强化跨区域部门协同,进一步打破阻碍区域科技创新要素、人才和主体流动的体制机制藩篱,积极探索跨区域创新资源的共享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打造互利共赢、良性循环的协同创新生态。三是以产业需求拉动跨区域协同创新,聚焦长三角区域的重点产业需求,整合三省一市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和相关平台载体开展协同创新,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激励龙头企业牵头重大项目,更好发挥企业主体在区域协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作者:张宓之 裴文乾,均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研究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