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鲜明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系统阐述了“七个着力”的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哲学社会科学战线在新起点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承担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1.坚持守正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创造彪炳史册历史奇迹的根本所在。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两个结合”为引领,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创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新”。
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这些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为何守正、守何之正、如何守正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正确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吃透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实质,是做好理论工作的根本前提。为此,要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等学科建设为支撑,提升研究的整体性;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尤其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形态的比较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和科学规律作出深入探索;加强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的研究,吸收和借鉴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在比较鉴别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提升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的学理化、体系化水平。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拓展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统一、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多重维度,系统研究这一科学思想的历史逻辑、形成脉络等,讲清楚其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相互贯通的科学体系;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对这一重要思想的哲学思维、方式方法、学术语言、学科优势、话语体系等作出学理阐释和理论概括;重点加强对其原理性理论成果的研究阐释,阐明其理论渊源、内在逻辑、实践要求,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核心要义。
以学术创新支撑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功用,深刻总结新时代我国发展的伟大历程,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深刻总结党领导人民开展的前无古人的奋斗实践,深化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研究,解读历史性变革中蕴藏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提供坚实学术支撑。
2.强化学术引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跻身世界学术之林的实践路径。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只有准确把握、科学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才能带来思想理论的进步,进而引领和推动实践发展。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出了新的命题。哲学社会科学要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对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前瞻性、储备性、系统性研究,推出立得住、用得上、传得开的应用对策成果,发挥好服务决策、服务发展的参谋智囊作用,在解决中国问题中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总结中国经验,发展中国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理论成果归根结底是对社会实践的一种反映和概括提升,同时又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既是对社会实践的总结,也对社会实践发展发挥着重要指引作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的思想凝练和理论概括,积极吸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智慧,主动分析实践成果背后所包含的经验与逻辑,将其升华为一般规律、转化成理论观点,更好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特别要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实践创新的规律提炼,为回答“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传承中华文明,繁荣中国学术。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立足中华文化传统,继承好先辈遗留下来的富有特色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用以启迪和指导我们的研究,决不能奉西方为圭臬生搬硬套、亦步亦趋;加强中华学术传承创新研究,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挖掘和阐发中华民族丰厚思想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构建新理论;深化文化传承创新实践研究,加强对文脉传承、文物活化、文化惠民、文旅融合等重大现实问题的路径探索、问题剖析、规律提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为学术创新提供更加丰沛的文化滋养。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思想。中华文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必须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国际话语权贡献社科力量。秉持开放包容、共生并进的理念,搭建更多高层次学术平台,深化文明间的对话,在交流互鉴中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创新对外传播话语表达;积极参与全球重大公共问题研究,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为世界文明进步贡献力量;实施社科精品外译工程,提炼创作一批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编写一批面向世界各国人民的普及型读物,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3.聚焦培根铸魂,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聚焦聚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增进政治认同。理论就是旗帜,理论指引方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信仰,是我们应对一切挑战的思想基础、最大底气。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高举思想旗帜,强化理论武装,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握培根铸魂使命任务,创新宣传普及方式方法,真正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着力提高宣讲普及分众化、对象化水平,面向不同群体细分需求、量体裁衣,解决理论宣讲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问题,将理论精准“滴灌”到群众心田;创新话语表达,多用新鲜活泼、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多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推动理论通俗化表达、大众化传播;结合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众身边人身边事,借助戏曲、故事、影视等方式,将理论融入大众的文化生活,把“真经”传下去、把共识提上来。
坚定文化自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和谐稳定是以文化自信自强为强大精神支撑的。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洞察历史、体察世情的重大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着眼把文化自信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讲清楚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讲清楚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彰显了中华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鲜明特色,形成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突出优势,引导群众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把握未来中国;讲清楚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引导党员干部群众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提高文明素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新时代新征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着眼提升全民族文明素养、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将社科普及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融通贯通,创新开展形式活泼、接地气的宣传普及和实践养成活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要求,将弘扬传统美德、传承红色基因、树立健康生活方式等作为社科普及重点内容,组织开展专家走基层、社科面对面等重点活动,“订单式”送理论上门,“上云端”扩大传播覆盖;在倾听群众呼声中回应文化关切,准确把握群众思想脉搏、文化需求,发挥理论指导作用,推动地方戏曲、文物、节庆、非遗等文化资源的活态传承、活化利用,拓展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空间,让群众享受更高品质文化生活;在讲好新时代故事中深化文化浸润,组织社科专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奉公守法、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领域提炼一批典型案例,讲好新时代文明故事,激浊扬清、抑恶扬善,提高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助力打造道德文明新高地。
(作者:刘为民,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