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22日 星期一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问题意识及其启示

    作者:黄 河 《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22日 15版)

      问题意识的高扬是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鲜明特征。马克思在创造性地梳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论争中深刻地洞悉到了现实世界的重大问题,并将对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诉诸人的自由的政治实践,《博士论文》标志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萌芽。剖析和揭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问题意识,有助于从源头活水处挖掘马克思哲学的生命力,为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研究范式提供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在理论论争中洞悉问题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开篇呈现了一个古希腊哲学史上重要的理论论争,即是否可以将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相等同,换言之,伊壁鸠鲁是否在随心所欲的臆造中修改了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对这一问题的追问贯穿《博士论文》始终。马克思试图通过对原子论问题的研究,洞悉自我意识哲学及其对人类自由解放的重大意义,从而在对旧哲学的扬弃中建构一个“改变世界”的新哲学观。

      马克思在探究古希腊哲学长期争论的原子论问题基础上,发现了认识论与实践论的根本分歧,洞悉到如何在旧哲学的扬弃中建构哲学新世界进而为人类解放提供指导方向的重大命题。在“原子论”问题上,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都认可“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直线说”“排斥说”,但在“偏斜说”上却存在着较大分歧。马克思细致地分析了二者的主要差别与根本分歧,指出德谟克利特在对原子的认识中将原子内部矛盾运动理解为盲目的必然性,强调原子不能脱离必然性直线,因而倡导人必须服从于必然定在,最终陷入机械决定论的窠臼;伊壁鸠鲁则打破了德谟克利特机械的片面论断,从偶然性出发,提出原子偏斜是自身的本原性活动,主张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自由和独立。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伊壁鸠鲁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赞扬“伊壁鸠鲁是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在理论阐发中辩证地发展了伊壁鸠鲁的自由思想。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仅仅在脱离外部世界观照的意义上追求自由,只是从内心世界寻求心灵的庇护,遁入“自我意识的心灵的宁静”的局限中。由此,马克思认识到在旧世界的废墟之上建构哲学的新世界的必要性,在《博士论文》中系统阐发了“改变世界”的哲学观,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哲学彻底分道扬镳。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把“哲学作为一种救赎方式”,充分阐明了哲学与实践的本质联系,提出从“批判”的旧哲学向“实践”的新哲学过渡的重大命题,向世界庄严地宣告了“世界的哲学化”与“哲学的世界化”的理论旨趣,揭示了两个不同学派根本对立的哲学观,提出了建构新哲学观的理论构想,为人类从晦暗不明的哲学旧世界走向哲学新世界奠定了基础。

    在现实观照中破解问题

      “作为一种意志力量,哲学必然要同外部世界发生关系,变成一种实践力量。”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对原子论的研究以及对伊壁鸠鲁自由意识哲学的阐发,在观照人的自由的政治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哲学救赎之路。他力图以改变世界的实践担当,通过把“哲学的客观普遍性变成个别意识的主观形式”,将人从昏暗的超验世界中拯救出来、从混乱无序的旧世界中超脱出来,促使人们走出无知的阴影、脱离无序的社会。马克思致力于促进世界在哲学之光照耀下挣脱蒙昧与晦暗的阴影,即“世界的哲学化”,推动哲学“变成转向外部的吞噬一切的火焰”,即“哲学的世界化”。

      以哲学的理性照亮旧世界的晦暗之路。马克思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不平等的、腐朽的、晦暗不明的、分崩离析的旧世界。马克思在对伊壁鸠鲁自我意识哲学的研究中充分意识到提升作为人的自由象征的自我意识的必要性。在马克思看来,哲学作为一种救赎工具,必须回到尘世之中,以“征服世界和绝对自由之心”冲破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迷宫,“给现象打上自己的烙印”,将世界意识转换为人的意志的自我意识。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哲学正是由于具有强烈的救赎与解放意蕴,才吸引了马克思在实践中继承并高扬哲学救赎的大旗,主动“投入那尘世的茜林丝的怀抱”,以哲学理性超越宗教神学支配的恐惧,力图帮助人获得理性与自由。马克思以哲学的理性之光驱散蒙蔽、迷信和宗教的阴霾,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把哲学转化为人的自我意识,确立人的主体性与独立性,把人从先验世界的羁绊中超脱出来、从非理性的客观存在中救赎出来,进而为人挣脱旧世界的束缚、走向合乎理性的哲学世界提供了现实指引。

      以哲学的武器变革旧世界的迷茫之路。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只是纯粹注视外部世界,并没有意识到哲学作为实践力量的必要。而在自我意识哲学蕴含的能动原则的影响下,马克思意识到哲学必须要“从天国降到人间”,成为变革和改造世界的行动哲学。原子偏斜意味着自由与解放,也昭示着哲学应当像盗天火的普罗米修斯那样,既要将哲学的天火引入人间,又要力图以哲学的武器批判变革和改造外部世界,从而为人类寻求真正的自由与解放。马克思在现实世界中积极效仿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普罗米修斯,以哲学作为武器运用于现实的政治斗争,猛烈抨击专制制度,积极地争取自由解放,反对宗教迷信和愚昧落后,倡导自由、平等与理性。在“勇敢的自由的精神”引领下,马克思在批判与反思旧世界的腐朽与昏暗中,试图以政治斗争推动旧世界的变革,力求将现实世界改造为哲学欲求的应然状态,进而开启了一生孜孜不倦为之奋斗的事业。

    对当代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在细微差别中发现问题。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希腊哲学的相关研究长期认为伊壁鸠鲁哲学是对德谟克利特哲学的重复和抄袭。马克思通过“显微镜式”的分析方法,辨识出人们对伊壁鸠鲁哲学的误解。伊壁鸠鲁在原子沿直线垂直下落、原子之间相互排斥运动之外,提出了原子运动存在微小的脱离直线的偏斜运动。正是在这一“细枝末节”的研究中,马克思揭示了伊壁鸠鲁哲学蕴藏的力图挣脱外在世界桎梏、渴望个性与自由的内在奥秘。马克思在进一步论证中指出,原子“偏斜正是它胸中能进行斗争和对抗的某种东西”努力脱离必然定在的结果。不难看出,在对“看起来好像是咬文嚼字的琐事”的研究中,马克思以细致入微的分析方式发现了隐匿在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中的细微差别,从而澄清了那些对伊壁鸠鲁哲学的嘲笑、偏见与误读,打破了人们对原子王国的认识误区,为日后探索人类自由解放的重大问题奠定了理论根基。细小的差别与微弱的变化有可能引起研究结果的天壤之别,因此从研究的“细枝末节”处着手,以“显微镜式”的分析方法观察和思考问题往往会在学术研究中发现一些新的闪光点。

      在追根求源中解析问题。从《博士论文》可以看出,马克思不满足于过去一切旧哲学的理论阐发,而是期望通过对古希腊哲学的阐释、批判与反思以建构一个哲学新世界。在分析“更古老的希腊哲学”的联系中,马克思阐发了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怀疑学派共有的一项重要研究方法,即它们不以当下成熟的哲学为依据,“而是进一步往上追溯到最简单的学派:在物理学方面转向自然哲学家,在伦理学方面转向苏格拉底学派”。马克思借鉴了这一研究方法,在哲学新世界建构过程中,没有耗费太多的笔墨去研究近乎完整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而是转向对根源性问题即原子论问题的探讨。通过分析原子内部矛盾运动的基础问题,马克思找到了自我意识哲学的源头。这一研究既凝结着马克思深邃的哲学思考,又映射出马克思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追根求源的分析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是学理阐发与论证的前提和基础,根源性问题的认知一旦出现偏差,研究结论就有可能偏离科学方向,导致求解路径走向悖论。当代学术研究尤其需要重视追根求源的分析与研究方法。只有从源头入手,对根源性问题形成科学、系统且全面的认知,才能在问题的归纳、推演与论证中得出正确结论。

      在理论研究中反观现实问题。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虽然是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两位哲人的自然哲学,但其研究旨趣并不在此。马克思在致拉萨尔的信中曾经坦言:“与其说出于哲学的兴趣,不如说出于【政治的】兴趣。”在某种意义上,《博士论文》可以视为马克思开启观照人类自由解放的政治哲学宣言书。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从古希腊哲学中的原子问题争论入手,在对原子偏斜理论的阐发过程中看到了原子追求自由思想的自我告白。与其他哲人不同,马克思意识到的自由并非在内心深处寻求心灵的庇护、追求内心的宁静,而是力图以哲学的理性与智慧传递自由之光,引导人们以斗争的形式寻求自由与解放。马克思以一种新颖、独特而不失个性的研究思路,从自然哲学领域研究的问题出发,在提炼和抽象伊壁鸠鲁原子偏斜思想的基础上,将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哲学引入政治哲学领域,为人们摆脱束缚、实现自由解放提供了政治哲学的救赎方案。总之,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从哲学史上的理论问题出发,通过对经典文本的比对与阐释,在比较、考证和提炼经典文本内在思想的基础上,以思想理论观照现实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思路与路径,这对于当代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在理论论争中细致地洞悉问题,在现实观照中务实地破解问题,铸就了一部集理论思辨与现实观照于一体的学术巨作。当代学术研究需要积极借鉴马克思在细微差别中发现问题、在追根求源中解析问题以及在理论研究中反观现实问题的重要方法,将这些方法论智慧转化为学术探究的宝贵财富加以吸收利用,在学术研究中让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力量充分涌现,照亮当代中国的哲学创新之路。

      (作者:黄 河,系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