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聚焦人才赋能作用,深入实施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战略,大力建设一流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将共同富裕内容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着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助力海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坚定助力方向
浙江省拥有多个海岛县,是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一环。培养高素质人才助力共同富裕是高校的重大任务,学校深刻理解自身肩负的职责使命,以助力共同富裕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致力为海岛共同富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学校举办“走向共同富裕:浙江的陆海统筹实践与长三角一体化创新”研讨会,进一步明晰“八八战略”框架,积极探索陆海统筹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实践脉络与创新路径,为开创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贡献智慧。学校多措并举,引导和鼓励教师针对共同富裕等不同主题开展研究,取得“海洋强国视域下海岛共同富裕路径研究”等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
学校以自身学科优势、人才资源、服务乡村振兴实践模式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汇聚各方力量,组建成立宁波市乡村振兴研究院,打造跨学科、跨领域、跨体制的研究与实践创新平台,为宁波市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制度、人才、科技支撑。全面对接“海洋强国”“陆海统筹”等重大战略需求,牵头建设浙江省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承载基础研究、决策应用与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人才、技术、智力支撑。
立德树人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建设一流专业、打造一流课程、推动一流教学,持续提升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发布“大学小镇”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模式,探索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的互融互促,引领师生主动参与乡村振兴,把学问与智慧带到乡间,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学校全面对接东吴镇13个村社,300多名师生入驻东吴镇,扎实推进十大标志性成果、26个子项目,全面推进东吴镇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学校注重“双创”价值引领,对标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科研,实施“蔚蓝人才计划”项目,打造学生科研成果、培育“双创”竞赛展示平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内驱力和行动力。学校连续6年培育学生科研项目超过50项,产出论文、专利、竞赛成果200余项。
学校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举行“建功新时代,携手向未来”高质量人才培养校企座谈会,在校企之间建立合作桥梁,以共建校企实习基地为契机,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校企供需对接,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
以德为先 营造助力氛围
学校始终坚持“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着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让学校成为助力海岛共同富裕的主阵地。先后举办10多期“榜样的力量”系列宣讲活动,探索榜样文化育人路径;积极从在校学生中选拔学习、科研、志愿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典型代表组成宣讲团,充分展现新时代优秀学子奋发有为的风采,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校园朋辈引领的良好氛围。及时召开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就进一步做好文化校园建设工作进行部署,提高站位,完善投入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及校园中长期规划,高质量抓好文化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和落地执行工作,共同打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精心制作宁波创业故事展板,打造环绕式宁波创业故事长廊,向师生讲述一代代宁波人创业经历,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建筑,向学生讲解这些建筑命名背后的故事,在师生心中厚植感恩文化。围绕宁波文化、宁波大学校史等主题,举办知识竞赛、故事大赛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宁波人爱国爱乡、造福桑梓的感人情怀,学习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厚植爱国爱乡爱校情怀。举办乡贤捐赠典礼,进一步擦亮地方文化金名片,传承爱国爱乡、创新创业的精神底色,为宁波建设、宁大发展展现担当和作为。
社会服务 凸显助力实效
学校坚持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积极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助力海岛共同富裕。针对海岸水利堤岸受海水侵蚀大、修复难等问题,学校带领学生合作开发智能抹墙机,为海岸腐蚀修复开创新方法,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学校承接团中央暑期社会实践乡村振兴专项任务,设立“双百双进”“走进千村观察”“红色印记”“关心下一代”四大专项实践团,围绕共同富裕等方向共建学生社会实践团队800余支。组织30余名毕业生奔赴贵州、新疆等地开展至少1年的志愿服务和支教活动,引领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响应国家发展乡村号召,组成学生绘画小队承担象山N30°海岸艺术展主题绘画,用画笔展现传统渔家“赶潮”风情,宣扬滨海都市“敢潮”个性,筑起青年与海“双向奔赴”的精神阵地,为艺术乡建贡献力量;组织知行新说“00后”青年宣讲团走进社区,为辖区内中小学解答“共同富裕”内涵、展示浙江共同富裕建设成果,鼓励中小学生努力当好共同富裕的学习者、宣传者、实践者,为浙江发展凝聚青少年力量。
学校聚焦行业细分领域,有侧重、多渠道、分层次组织举办“智能制造与数字产业”等多场专场招聘会,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激励更多优秀毕业生深入一线、服务宁波。 (崔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