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坚持“民呼我应” 提供更暖心细致服务

    ——内蒙古阿荣旗以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深度

    作者:本报记者 高 平 王 潇 本报通讯员 王建庭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14日 05版)

        内蒙古阿荣旗的工作人员入户向群众收集问题线索。资料图片

      【主题教育在基层】

      “过去办理车辆解押业务需要三五天,还得跑好几趟。现在方便了,半天不到,全解决。”日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得力其尔乡群众尚金锋,要给自己的车辆办理解除抵押手续,听说邮政的政务服务工作站能代办相关业务,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咨询,结果20分钟就顺利完成了解押业务。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阿荣旗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着力点,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大调研,开展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便民星期四”活动,为群众提供细致、便捷的暖心服务。

      据了解,阿荣旗处级领导干部围绕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难点问题和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调研课题29个,开展调研133次,征集意见建议160余条。通过动态管理、滚动销号原则,同步加强建章立制工作部署,逐一验收销号、逐条建立制度机制。

      针对如何简政放权,把“最多跑一次”向“一次都不用跑”延伸拓展,旗政务服务局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主动下沉服务,协调旗邮政分公司拓展业务范围,让群众可以就近、线上办理相关政务服务类事项。

      10月13日,阿荣旗政务服务局与邮政分公司联手,在那吉镇城区设立政务服务工作站,在其他乡镇设立服务分站,打破地域阻隔和信息壁垒,以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为目标,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如今,在政务服务工作站,不仅可以办理水电费、取暖费代缴业务,同时还可以办理医保、人社、税务、住房公积金等六大类54项业务。

      同时,阿荣旗成立诉求办理、网格治理、物业及供热治理、民生服务及城镇帮联、简政放权、数字化治理6个专项工作组,从诉求收集和发现、诉求派单和办理、诉求评价和考评3个阶段对诉求办理流程进行细化安排、及时响应;统筹“12345便民服务”热线、综合治理指挥调度中心资源,做到多渠道发现、集中受理、及时分析、精准派单、分类办理,全方位全天候受理解决群众诉求。

      “这段路的路灯修好之后晚上接送孩子可方便了。”家住那吉镇方正路济民医院段附近的学生家长钟佳良说,“有一段时间,方正路上的一些路灯不亮,孩子晚自习放学回家不太方便,现在修好了,大家的心里也亮堂了。”

      针对居民反映“部分道路路灯不亮,接孩子放学不方便,夜间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那吉镇政府统一采购200个、价值10万元的新型节能路灯灯头,对阿伦大街、中央大街、方正路济民医院段、逸兴路老中蒙医院段的损坏灯头进行更换,用最快的速度让街边的路灯亮了起来。

      针对群众反映的“农贸市场少,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阿荣旗工信局主动联系企业,对基础设施已经建成,因场地等问题而未投入运营的综合批发市场项目,进行多方协调对接后,促使项目投入运营,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购物场所,还为入驻商户提供免收一年摊位租费的优惠服务。

      “以前我在露天市场卖糖果,夏天热、冬天冷。这回好了,室内市场摊位给我们免费用一年,今年冬天不遭罪啦。”商户于海龙特别开心。

      “这个市场真不错。今天买的大骨头、大鹅和鱼,不仅便宜,品质还好。”市民李春英说。

      针对在调研中征集到的“灵活务工人员的就业需求和市民日常用工需求的双向选择”问题,阿荣旗人社局和那吉镇政府联手,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了零工市场,并于12月7日投入使用。

      “平时在外面等活,场所不固定,刮风下雨下雪就不方便。现在旗里给我们安排的这个零工市场及时也暖心。”12月8日,那吉镇灵活务工人员杨春全表示。

      为让零工群体“进得来、留得下,有活干、能挣钱”,把零工“小市场”变为就业“暖心港”,旗人社局还主动与劳务企业对接,成立零工市场运营组织,积极搭建线上零工信息服务平台,让零工人员和用工方实现供需无缝对接。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阿荣旗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强力抓好民生保障,以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深度,累计解决各类群众诉求3700余件;全旗100余家帮联单位,1106名党员干部深入24个社区,对365户生活困难、606名困难群众进行结对帮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2300余件,为群众提供各类帮办代办服务1200余次。

      (本报记者 高 平 王 潇 本报通讯员 王建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