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创新,让中国经济根深叶茂欣欣向荣

    作者:本报记者 李 慧 鲁元珍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11日 01版)

      岁末年初,一组最新数据勾勒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的曲线:

      11.3%,这是前10个月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率,这意味着高新技术产业持续成为投资新引擎,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

      41.7%,这是前三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出口的同比增长率,以它们为代表的“新三样”正在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动能;

      83.2%,这是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一数据比上半年提高6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去年全年水平……

      数据的背后,是中国经济涌动的创新活力。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中国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新产业新动能迅速成长,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创新,让中国经济根深叶茂、欣欣向荣。

    新融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的活跃度看企业,企业的活力要看生产线。

      位于江西南昌经开区的一家电器企业的智慧工厂里,“手臂”灵活、动作精准的工业机器人,活跃在装配、钣金、总装等生产一线;车间通道上,智能AGV小车与智能电子仓默契配合,智能调度、精准配送成为现实;电子显示屏上,各类生产数据和产品数据一目了然……

      作为全球最大的空调压缩机智能工厂之一,这个智慧工厂每天都上演着信息化与自动化互联互通、深度融合的繁忙景象。为培育新的增长极,企业建设了“大规模定制智能制造系统”,已成为行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智能机器多了,工人变少了,这就是数智深度融合带来的效果。”企业负责人介绍,受益于互联网和供应链相协同的高效生产,如今组装好一台空调压缩机只需6秒,而过去则需要26名工人同时操作30分钟。

      推进新型工业化、构筑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新要素、新技术、新模式的集聚,更离不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科技赋能现代化新兴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牵引,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举措蹄疾步稳,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增幅明显,牢牢稳住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盘。

      特别是数字与实体深度融合,促进现代化产业链不断强化延伸,让创新力持续锻造出发展力、竞争力,提升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达到8000个,已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万家。工业互联网已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助力千行百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协调有序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无中生有’发展新兴产业,‘有中生新’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更好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洪群联表示。

    新动能彰显经济发展活力

      观察中国经济,既要着眼“量”的扩张,更要聚焦“质”的提升。

      《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发布,《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印发……我国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出台了税收优惠、研发补助、优化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从合肥“声谷”到武汉“光谷”,从北京建设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到深圳加强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平台布局……以创新驱动助推产业集聚,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加快孕育。

      新质生产力塑造的核心在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现了一系列新突破,释放出强劲生产动能。

      到今年9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总数已突破200万个,充分发挥了经济发展新引擎作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拥有24个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中国经济昂首阔步,步履不停。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部署未来产业……今年以来,我国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韧性强的新产业崭露头角。

      “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3%,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蔡之兵说。

    新业态激活消费市场潜能

      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可以带动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优化升级,尤其能够促进供给端提质增效和供需更好匹配。

      在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日益提升的当下,四川泸州江阳区越来越多的新消费场景“火爆出圈”,受到热捧。

      沿沱江旅游道的特色农家乐雨后春笋般发展,酒城乐园立体廊道让“桥景”交融,成为文旅“打卡”新地标;渔子溪公园植入多元业态,初步形成新消费生态圈;董允坝自驾车露营地受到追捧,将露营玩出“花样”……露营经济、网红经济把“过路客”变成了“过夜客”,让城市人气“聚”起来,夜间消费“火”起来。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我国消费加快回暖,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表现亮眼,线上与线下、业态与场景的融合发展,不断激活消费市场新潜能——

      在陕西甘泉县劳山乡,果农王周周正在自家的直播间售卖苹果,随着可直发全国的县级物流园的投入运行,今年他家的苹果快递到了更远的地方。

      在湖南长沙,18家网红自助图书馆24小时开放,定期开展“书香夜市”“夜宿图书馆”等活动,为夜经济增添了浓郁书香味。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3.2%。消费结构中,商品零售线上线下融合发展,1至10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6.7%。

      “消费的智能化、品质化、绿色化,符合消费升级的本身需要,有助于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说。

      (本报北京12月10日电 本报记者 李 慧 鲁元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