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镜头】
初冬时节的福建晋江,海风中袭来阵阵暖意。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内,一幢幢新厂房鳞次栉比,中探探针(福建)有限公司的标牌上“戴”着大红花,热烈的掌声过后,传来响亮的一声——“竣工!”
“这两个字来之不易!”园区建设筹备工作组综合组副组长陈军深有体会。竣工的前一天晚上,陈军仍然忙到了12点多。同事们开玩笑说,他最近和这根“针”较上劲了。
不过,这可不是根普通的“针”。陈军介绍:“探针是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电子产品中的精密连接器,中探探针在全球细分领域可都是排在前列的!”
高精尖优质企业落户园区,就像“针”与“线”的双向奔赴,而陈军的工作就是为企业“穿针引线”。2016年园区成立后,陈军就来到园区,和同事们一起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落地园区的企业,只管好好经营创新,研究政策跑手续的事情,都交给我们来办。”陈军说,自己和同事的工作可以用“四到”来概括——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
把“机关会场”搬到“基层现场”,晋江深入践行“四下基层”,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一企一策促发展”专项行动,精准帮助企业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政企同频共振,是晋江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晋江经验”的一大要义。
“这个数字准吗?”晋江市内坑镇副镇长颜拥军正在进行一场线上会议,在线的还有水利、道路专家,国土所、村建办的负责人和企业领导,他们在讨论灌溉渠改道的方案。
因水库灌溉渠横穿,位于内坑镇的恒安集团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土地利用率深受影响,厂房用地规划设计难度相应增大,让项目建设陷入困境。为了解决企业投产难题,内坑镇组建专班,采取渠道走向改道调整方案。一遍遍勘查标高、核实情况,和专家、企业一起调整布局……这一块地,颜拥军今年来了不下20次。
目前,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按照规划,企业用地的利用率可以提高30%左右,建成后将成为恒安集团在全国标准最高、体量最大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如果说“细”和“准”是晋江人长期历练出的工作方法,那“快”就是刻在晋江人骨子里的品质。
快销品是晋江经济的中流砥柱。2022年7月,晋江市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并投入运行,为商户企业提供集外观设计专利快速预审、确权、维权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太快了!原来需要3至6个月,现在10个工作日就能拿到外观专利授权。”盼盼食品法务经理刘永坤介绍。截至目前,盼盼食品经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快速预审的20件授权专利产品产量约200万件,创造销售额近3亿元。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在“晋江经验”馆中,《爱拼才会赢》的歌声回荡在参观者耳畔。以“四下基层”制度为重要抓手,晋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助力企业和商户解决实际问题,共同书写“爱拼敢赢”的时代新篇。
(本报记者 高建进 汪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