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深入推进“两创”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花

    作者:张绍光 张 霞 杨永刚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7日 04版)

      近年来,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内容,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花。

    系统设计 完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

      学校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将传统文化素养与职业素养一体化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成为高文化素质、高技术技能的“大国工匠”,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优势,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实际,力求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打造一揽子工程等举措,增强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

      学校颁布实施《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课程体系架构、校园活动开展、阵地建设、媒体融合创新、成果转化、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20项内容70条具体举措,通过“项目化运作”“清单化推进”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落实见效。

      学校将地方非遗手工艺引入校园,将葫芦文化及烙画技艺融入课堂,形成“1+6”职业素质教育体系,获评江苏省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双线贯通 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今年11月,作为江苏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江苏财会职业学院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重新装修亮相。新基地占地面积超500平方米,建有非遗大师工作室、“福禄财缘作品展厅”“西游展厅”及“福禄财缘”工作坊等功能区。

      连云港本地非遗传承人驻校挂牌的大师工作室,在学校开设葫芦烙画、剪纸、扎染等不同主题的非遗大师传承课,积极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此外,师生主动将传承传统文化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开展“福禄财缘”“瀛洲葫芦”等创业项目,屡获国家级、省级“挑战杯”奖项。学生自主拍摄、制作、推送的“财院二十四节气”“非遗‘财’撷”等主题的新媒体作品,通过年轻态方式呈现传统文化精髓,连通了线上线下的传播渠道,获得了广泛关注与好评。

      学校着力将基地建成集品质素养教育、非遗传承、文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意研发、技能培训、对外合作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传承阵地,结合新建的传统文化展演台及诗词长廊,构建融“景、物、文”于一体的优质文化传承教学基地,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

    守正创新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

      学校每年结合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开展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活动,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

      各传统文化社团和专业志愿小分队组成乡村振兴服务队走进乡村,将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民创业相结合,指导群众制作工艺品,促进农民增收。服务队每年累计开展相关培训百余场,惠及农民近万名。

      学校持续聚焦文化传承与创新,致力让优秀的文化根植于学生思想,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赴中医院体验中医文化、在海州古城感受山海文明,听淮海戏、观摩崖石刻、品中华美食……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拉近了留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从江苏财会毕业归国的留学生纷纷做起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者,有的成为汉语教师,有的传播非遗技艺,有的借助中华传统手艺创业,让中华文化在国际上开花结果。

      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作以来,师生文化素养显著提高,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服务社会文化传承效益明显,收获各界广泛好评。

      下一步,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将继续探索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财院特色,增强校园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构建文化育人新体系,为文化强国战略贡献新的力量。

      (张绍光 张 霞 杨永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