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池塘的鲤鱼、白鲢正肥,随时都可以出鱼。北边稻田的水稻亩产比去年增加了50公斤。”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五农场副场长刘双海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脚下,当年的“不毛荒滩”如今已变身“生金沃野”。
唐山市探索“良法改地、品种育推、综合种养、持续提效”的多功能多层次盐碱地综合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新路子。
唐山南临渤海,拥有229.7公里长的海岸线,境内7个沿海县区地势低洼平缓,形成了约百万亩的滨海盐碱地。1956年,以经营水稻为主的大型谷物农场柏各庄农场成立。十几万人聚集到这片盐碱地挥锹抡镐,两年时间,就建成72公里拦海大堤,修起“干支斗农”四级渠系,引来滦河水“压盐沥碱”,在荒滩洒下稻谷种子。
“1958年,一亩稻田产出了二三百斤稻米,大伙儿那个高兴啊!”85岁的刘东波就是当年十几万“拓荒人”中的一员,“从那以后,大伙儿干劲更足了,年复一年地治理改良盐碱地,稻米产量也逐年提高。”
兴修农田水利,降盐提效;生物改良土壤,培肥提质;建设高标准农田,设施提标。多点发力,科技集成,推动唐山盐碱地治理从原始的“压盐沥碱”向“土壤重构”转变,实现了绿色治理。到2022年底,唐山82%以上的盐碱地已改造成耕地。
如今,唐山盐碱地开始向智慧农田要效益。在乐亭县数字循环现代农业园区,“智慧大田”管理平台实时显示着水位、水质、气象、虫情、苗情和土壤监测等数据。该园区负责人阴泽明指着屏幕上密布的水滴形图标介绍:“绿色的水滴形状图标代表水位正常,红色则表示缺水。用手机一点,就可以为对应区域补水。”智慧农田建设大大提高了产量和效率。
唐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海丰介绍,该市渤海湾畔的盐碱地稻田平均亩产达700公斤,最高达800公斤。目前,沿海县区粮食总产量达119.64万吨,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40.3%。滦南、乐亭、丰南、曹妃甸等沿海县区成为国家级产粮大县。
“盐碱地上种大米不仅产量有保障,还好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研究员张启星说,唐山沿海区域稻田富含多种离子,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再加上灌溉鱼蟹能够生长的生态水,施用生物有机肥和高效缓控释肥,产出的大米既健康营养,又色香味俱佳。如今,滦南大米、曹妃甸大米、柏各庄大米等盐碱地大米已经成为京津冀百姓餐桌上的重要主食。
曾经“斥卤不毛”的柏各庄,长出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柏各庄大米”,盐碱地实现了粮食、中草药、牧草、林果等特色作物高产优产,唐山开始以盐碱地综合利用育产业、增效益,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在乐亭县、海港经济开发区等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已普及多年,亩收入比水稻单作模式提高1.5倍以上,实现了稻渔丰收、种养双赢。
曹妃甸区五农场采用的是“异位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异位模式按照3:1面积比例构建盐碱地‘稻田+池塘’稻渔综合种养系统,每年1月开始淡水泡田,4月中下旬将洗盐排碱水抽至紧临的池塘,养殖适生水产品种。”刘双海介绍,运用这种模式,当年耕层土壤盐分就从13.7‰下降到4.8‰,预计治理5年左右,盐碱地块就可以变为耕地资源。
昔日荒碱滩,今朝粮鱼仓。在唐山南部沿海,“盐碱地+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盐碱地+特色水产养殖”等多种“盐碱地+”特色农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沿海地区建成稻米、海产品两大产业集群。唐山把盐碱地农业生产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稻田认养有机结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走进曹妃甸区十里海河豚小镇,一幅幅河豚主题3D墙绘引来不少游客打卡拍照。十里海农场党委书记郑有刚说,河豚小镇利用现有养殖水面和闲置民居,建成河豚主题餐厅、民宿及配套设施,打造集吃渔家饭、住渔家屋、赏渔家景、购渔家物、享渔家乐为一体的“渔”乐嘉年华。
农垦历史展馆、多玛乐园、渔蟹稻香园、中国盐生植物园……每到节假日,京津冀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唐山盐碱地区域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约3.44亿元。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施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