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面对正以前所未有方式展开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特别是世界经济发展动能不足、经济全球化遭遇强大阻力,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远见和战略卓识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为全球发展指明方向,成为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实践的坚固柱石。高校作为推动全球发展的关键力量,应进一步畅通全球发展合作交流渠道,努力培育全球发展创新动能,不断改善全球发展治理体系,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谱写更加波澜壮阔的诗篇。
全球发展倡议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全球发展倡议总结和提炼中国式现代化宝贵经验,是以自身发展成就积蓄世界发展动能、以自身发展经验推动世界发展实践、以自身发展道路丰富世界发展选择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响应,展现了中国思想、中国理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世界性意义。
拓展全球可持续发展新平台。中国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功举办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实现合作理念、合作机制、务实行动“三位一体”全方位均衡发展。截至2023年7月,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推进,建立了近50个领域和机构的对话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成果丰硕,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成功召开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为地区和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塑造发展共赢新优势。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已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以新科技革命为契机,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科技广泛应用于全球治理领域。绿色发展方面,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与39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6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约2300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国际经贸方面,中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同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1个自贸协定,开创性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办好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重大展会。
引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积极提出关于全球治理变革和建设的中国方案,于2022年主持召开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提出落实倡议的32项重要举措,包括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启动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三期南南合作信托基金,并将加大对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投入。全球发展倡议落实机制不断健全,务实合作逐步落地,共同应对粮食安全、减贫、能源安全等突出问题。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发展倡议,70多个国家参与在联合国成立的“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
全球发展倡议直面全球发展变局
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全球发展带来了复杂化、多元化的深远影响,大国竞争与地区冲突高潮迭起,构成了对全球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变局,最根本的是把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抓住各国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共同诉求,走合作共赢道路”。全球发展倡议直面全球发展突出矛盾、回应各国人民现实关切,不仅有助于解决一时一地的发展问题,更有助于我们在深层逻辑上把握全球发展的乱象根源和现实挑战。
发展理念共识不够。当前,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正面临严峻考验,“拯救可持续发展目标”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安全优先还是发展优先,成为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选择题。一些发达国家把打造韧性产业链、推动科技创新等诸多发展问题泛安全化,以“国家安全”的理由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制裁。国际社会在发展原则、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部分国家和地区更是走向政治分裂和地域冲突。促进全球发展,提高世界经济的潜在增长率,需要各国携起手来、通力合作,共同解决气候变化、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
发展动力仍显不足。受新冠疫情以及宏观经济运行周期等因素综合影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普遍陷入增速放缓、动力不足、前景暗淡的困境之中。世界银行2023年4月发布的《下行的长期增长前景:趋势、期望和政策》报告指出,如果不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增长,2022年至2030年的全球潜在GDP增长率均值预计将比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年均3.5%下降约三分之一,世界经济将进入“失去的十年”。顽固性贫困、收入分化、气候变化等导致的世界潜在增长率下降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中心-外围”的经济全球化分工格局,使得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利益分配悬殊,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不利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全球经济复苏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动能。
发展道路还需拓展。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上,照搬没有出路,模仿容易迷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国情和历史条件,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结果水土不服,绝大多数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社会政治动荡的困境。当前,很多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之中,未实现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建立友好的国际合作关系、畅通国际交流渠道、加强发展经验的互学互鉴对于促进全球发展至关重要。发展中国家间亟待建立相互沟通和借鉴的渠道,通过加强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探索全球发展的新路径、新空间、新格局。
为促进全球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使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使命。高校应该以广博的胸襟、宽广的视野、崇高的情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关注人类共同命运,在应对全球性挑战、破解时代性课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贡献力量。
畅通全球发展合作交流渠道。教育是增进国际理解、推动全球文明交流的基本途径,在沟通全球文明、推动交流对话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主动服务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全局,推进高等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举办以全球发展为主题的各种研讨活动,凝聚全球发展共识、汇聚各方发展力量,推动全球发展合作与交流。积极构筑全球对话网络,健全人文交流机制,探索建立联盟合作、智库互访、媒体交流等国际合作形式,推动优质高校资源和创新要素全球流动,以交流合作推动实现全球相互理解和合作共赢。
培育全球发展创新动能。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结合点,一流大学不仅是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也是创新创造的主力军。应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将人才培养统筹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之中,推动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培养一批具备创新能力、科学精神的战略急需紧缺人才和未来学术领军人才。应增强高校的价值引领力、思想创造力、理论创新力、文化传承力、服务贡献力,推动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不断释放基础研究、交叉研究、前沿创新的活力,创造更多为人类文明服务的公共知识成果,生产更多服务经济与科技进步的创新成果,以创新活力充分涌流激发全球发展的前进动力。
改善全球发展治理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第4项为“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推动高等教育的普惠发展对于缩小教育鸿沟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积极参加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国际教育教学评估和认证,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合作对话。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参与国际重大议题研究,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主动承担涉及人类生存发展共性问题的教育发展和科研攻关任务,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人类文明的灯塔,现代大学既是孕育文明、传承文明、交流文明的园地,也是探究历史、解读社会、剖析时代的先锋,更是贯通认知、沟通差异、汇通理念的平台。高校应坚持平等、开放、包容理念,解决制约全球高校人才流动的阻碍和问题,积极探索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双向交流的留学支持新机制,开展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搭建高等教育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培育青少年人文交流品牌活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文明对话,为各国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注入精神力量。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可阻挡,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愿望不可阻挡。世界各国的大学都在努力创造着自己国家和民族最先进的文化文明,成就最悠久的历史,开拓新的希望。面向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将深化打造“通州·全球发展论坛”等高端国际性学术平台,同国内外朋友携手并进、团结奋斗,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原则,勇做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拥护者、践行者、奋斗者,为全人类的福祉共聚教育力量。
(作者:张东刚、林尚立,分别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