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专家介绍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要坚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关注肺炎支原体、新冠感染、流感、登革热、诺如病毒感染等的流行情况,加强监测预警,掌握病毒活动强度、病毒变异等变化。
我国已进入流感季
国家流感中心实时监测流感活动数据显示,我国南方省份、北方省份的流感活动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南方省份高于北方省份,我国各地正逐渐进入流感流行季,目前流行的流感毒株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指出,流感以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起病,随后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和相关肺部体征,高热、乏力、头疼、肌肉酸痛等症状表现比较明显,影像学与支原体肺炎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所以呼吸道标本检测比较重要,通过检测抗原和核酸可以区分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
“单核细胞增多症也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疾病,主要由EB病毒或巨细胞病毒导致,疾病呈自限性,发病率并没有比往年增多。”童朝晖表示。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今年8月下旬至今,全国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已连续10周下降。全球和我国的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都属于奥密克戎。“国家对新冠病毒仍在进行系统性的多渠道监测,数据定期在网站公布。”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表示。
近三年全球范围监测支原体感染率均处于较低水平,结合肺炎支原体自身有其流行的规律,每3年至7年出现周期性流行。“因此,今年儿童支原体肺炎呈流行趋势。”童朝晖表示。
能否自行服药?建议先确认病原
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频上热搜。童朝晖表示,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之一,北方地区秋冬季流行,南方地区夏秋季流行,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在起病时表现为剧烈、阵发性、刺激性的干咳,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与往年相比,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低龄化趋势,但病情没有明显加重。
“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人群,尤其是5岁及以上儿童,但包括婴幼儿在内的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介绍,这是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不健全。肺炎支原体本身传播性强,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而学校和幼儿园人群密集程度较高,病原体容易较快传播。此外,支原体肺炎感染潜伏期相对较长,通常为1周至4周,病原体的携带者、患病者都具有传播性,交叉感染机会多。
那么,一些患儿家长自行给孩子服用阿奇霉素类药物,可以吗?王荃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目前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虽然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比不少,但从整体来看,病毒仍然是当前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常见的病毒包括腺病毒、流感病毒等。阿奇霉素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加之儿童年龄小,脏器功能发育不健全,滥用药物可能造成孩子的不良反应。阿奇霉素是处方药,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但应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规范使用。
王荃强调,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不是所有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孩子都会发生肺炎,绝大多数感染者为轻症,只有极少数会发展为重症。一般预后良好,不会留有后遗症。
如何预防?接种疫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对此,王大燕指出,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是接种疫苗,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
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科学的预防方法,也能够降低发生感染和传播的风险。王大燕介绍,首先,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的重要保证,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其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比如,在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再次,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环境清洁,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家庭成员在护理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时候要注意佩戴口罩。最后,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要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前往,则建议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
北京市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提出预防建议,包括:饮食要寒热均衡、要有规律,不要饮食不洁,过于辛辣刺激或甜腻的食物容易损伤脾胃,使人体产生积热或者湿热,内聚以后容易招致外感,从而导致呼吸道感染。同时,锻炼应适度,感到身上微微出汗、热一些就够了,尤其是中老年人,切忌大汗淋漓而耗伤正气。
王大燕强调,一旦发生了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应居家休息,避免把病原传染给其他人员。如果症状较重的话,应该做好个人防护,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要加强农村地区、学校、养老托幼机构等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的传染病监测和健康管理,做好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随访,优化疫苗接种服务。”米锋强调,要统筹医疗资源,优化诊疗流程,加强门急诊、儿科、呼吸科等力量,做好各项医疗救治工作。
(本报北京11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金振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