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育“德艺双修”音乐人才

    作者:王岐堃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30日 09版)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紧扣教育的根本问题,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倾心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音乐人才。

    加强党建引领

    探索“1+2+2+N”双实践育人模式

      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凝练专业特色,不断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下“1+2+2+N”的“双实践”育人模式。即围绕“德艺双修”1个主题,调动专业课教师和专职学生管理干部2支队伍的主动性,发挥党支部和团支部2个支部的生力军作用,依托“音乐中的党史”主题音乐会、“讲座式”音乐会、“乐上巅峰”学生技能大赛等多个系列化、品牌化活动,加强党建工作对实践育人工作的引领,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加强“德”的修养。

      同时,学院通过接地气的实践活动磨炼学生专业技能,保障“艺”的精进。学院引导理论作曲专业学生创作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反映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文艺作品;引导表演专业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用音乐之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引导师范专业学生拿起立德树人的课本、站稳人民立场的讲台、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倾力打造的“音为有你”社会实践团队连续10年深入甘肃省各地市(州、区),师生用主题文艺演出创新理论宣讲的形式,用人民群众喜欢听、听得懂的方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政策,用特色鲜明的文化大餐,持续为美育浸润助力。团队先后荣获省级、国家级志愿服务大赛奖项,连续10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

    强化课程思政建设

    发挥红色音乐育人功效

      红色音乐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学院充分挖掘红色音乐的课程思政资源,打造《走进音乐厅》《红色经典音乐赏析》等特色课程,通过演绎并解读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让作品的思政内涵内化为学生爱国爱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情实感,外化为学生自觉担负起时代使命的责任担当,将专业技能提升与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取得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021年9月至今,学院交响乐团和合唱团分别在国家大剧院、上海交响音乐厅等地参演原创交响合唱组曲《南梁颂》10余场,向在南梁、甘肃这片红色土地上战斗过的革命先烈致以深情的礼赞。2022年1月,学院师生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首演学院教师的原创组歌《“两弹一星”组歌——共和国的脊梁》,网络直播平台实时观看量5000余万次,话题量1.4亿个。组歌用文艺的力量为航天事业增辉,为航天人鼓劲,让“两弹一星”精神闪烁耀目光芒。

    突出师范特色

    培养“一专多能”音乐人才

      学院强化艺术实践、突出师范特色,以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为抓手,在音乐学专业师范教育中探索建立“一主多元、一专多能”的“8+1融合”课程建设模式。即乐理与视唱、多声部写作技术、曲式与作品分析等8门(类)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融合,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凸显教师教育培养特性,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学科综合”。

      学院以“构建两个课堂、六个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剧目载体、基地保障”的实践教学系统,构建起了学、练、演的立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音乐表演专业非师范教育学生专业能力。“两个课堂”即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和以多种实践形式开展的第二课堂。“六大模块”是在现有课程设置基础上对课程进一步细化分类,分为公共基础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专业拓展课模块、综合实践课模块,突出“教、学、练、演、赛”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重实践、重体验、重创造的艺术教育属性。

      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探索“以美润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的育人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王岐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