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09日 星期一

    杭侃:交融与互鉴,云冈文化的多元与融合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09日 04版)

      【专家观点】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事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佛教考古学的创建者宿白先生认为,云冈石窟所创造和不断发展的新模式,很自然地成为北魏领域内兴造石窟所参考的典型。云冈石窟在东方早期石窟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它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成为研究东方早期石窟的关键。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都平城,开启了北魏平城时代的大幕,现在的大同成为平城时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丝绸之路繁荣的背后是平城实力的集聚。从建都平城起,从被北魏灭亡的各个政权区域内强制迁徙,或是从南北战场俘获的人口、财物,主要都集中到平城及其附近。

      一个与佛教艺术相关的考古发现是2015年公布的大同仝家湾北魏邢合姜墓,出土了一座基本完整的石椁,石椁四壁及顶部绘有释迦多宝佛、七佛、供养人、飞天等佛教题材壁画,被一些学者认为描绘的是一座完整的佛殿。根据墓葬中出土的一块纪年墓碑提供的信息,该墓墓主是幽州燕郡安次县人韩受洛拔之妻邢合姜。邢合姜为长安冯翎郡(治所在今陕西西安高陵区)万年县人,葬于北魏皇兴三年(469年),夫妻两人都是定居平城的移民。

      邢合姜墓的绘画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研究信息。其绘画使用了来自印度的凹凸画技法,但又与印度、中亚所流行的凹凸画法略有差别。可以理解为是凹凸画法传入平城之后,与中国传统线描技法相结合,产生的融中外技法于一体的新型绘画风格。这座墓葬壁画表现出更多的文化因素。正是因为汇聚了来自北魏各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上广泛的中外文化交流,才造就了真容巨壮的云冈艺术。

      鲜卑人原来不信仰佛教,随着征服范围的扩大,逐渐接触到了佛教。439年,在攻灭佛教盛行的北凉政权之后,佛教在北魏大为兴盛。

      如果说云冈第一期造像给人以“宏壮”之感,那么云冈的第二期造像,给人的感觉就是“优美”,如被称为“云冈最美造像”的云冈石窟第5窟外壁的一尊造像所体现的摄人心魄的美感。在云冈石窟第一期可以看到其受外国艺术的影响,第二期则可以看到很多中国传统元素进入了石窟里面。

      云冈第二期洞窟主要开凿于孝文帝和冯太后执政至迁都洛阳之前。这一期的壁面以壁龛为主,龛的分布有上下重龛、左右对称式和屋形龛等,这是中国汉魏以来传统壁画的布置格局。这一期的造像题材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并出现了世俗供养人的行列。供养人的服装,早期还是鲜卑夹领小袖式的游牧民族服装,晚期供养人则穿上了汉式宽博的衣服。重层布局的壁面和分栏长卷式浮雕画面,以及窟口崖面上的雕饰斗拱的窟檐外貌,甚至重层楼阁式的高塔和耸立中庭下具龟趺的丰碑,都体现出中国汉式殿堂的传统形式。画面附榜题,龛尾饰龙、雀、博山炉、兽面装饰等更是汉地所常见。题材突出释迦,主像有三世佛、佛装交脚弥勒,还有依据《法华经》雕出的释迦、多宝佛和依据《维摩诘经》雕出的维摩、文殊对坐像,以及修持“法华三昧观”所要求的本生、佛传浮雕及七佛、供养天人等,说明这个时期汉化的趋势发展迅速。

      云冈石窟第二期造像开启了石窟艺术大规模中国化的进程。正如梁思成先生等阐释的,石窟艺术虽然源自西方,“但观其结果,在建筑上并未动摇中国基本结构。在雕刻上只强烈地触动了中国雕刻艺术的新创造——其精神、气魄、格调,根本保持着中国固有的”。

      云冈石窟是多元文化的结晶,也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它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光明网记者郝悦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