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赛场】
绿岛星罗棋布,港湾交错纵横。9月28日,一场速度与激情的比拼在山清水秀、静谧安宁的淳安界首上演。当天,杭州亚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麦迪逊赛决赛和杭州亚运会场地自行车男子争先赛决赛先后举行。中国香港队运动员李思颖、杨倩玉获得场地自行车女子麦迪逊赛银牌,中国队运动员周瑜摘得场地自行车男子争先赛银牌。
在封闭环境和专用器材的条件下,场地自行车是速度的比拼、战术的对决,更是对运动员体能的考验。麦迪逊赛中,运动员在整场比赛的不同时间间隔得分。比赛过程中,参赛的两名骑手可以通过握手的形式随时与队友互换位置。争先赛中,运动员在250米或333.33米的赛道上骑行三圈,领骑手的路线规划、驻车时机,以及跟骑手的冲刺方式都至关重要。
“和上次亚锦赛相比,我和队友之间配合得更好了。”赛后,中国香港队运动员杨倩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训练过程中,我们反复观看比赛视频,对换棒时间、每个人骑行的距离等细节问题反复推敲。”得益于前期的充分准备,杨倩玉与李思颖在本轮比赛中配合默契,换棒环节节省时间成为她们夺分的关键。
杨倩玉比李思颖大8岁,长时间合作训练和比赛让她们成为彼此的支撑。“思颖年轻、有冲劲儿,我常常能从她的身上看到自己曾经的样子:目标明确,无所畏惧。也正因如此,训练的时候我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不能成为团队中拖后腿的那个。”杨倩玉毫不吝惜对队友的赞美。
李思颖感触更多的是队友间的和谐互补。“相比之下,我更年轻,体力更好,但缺乏大赛经验。和队友一起备赛、比赛,让我能更好地把握赛场的战略布局,也让我们的比赛进行得更顺利。”李思颖说,杨倩玉更熟悉同场比赛中对手的特点,比赛中,她一直提醒自己小心身后运动员的临时超车。彼此配合下,两人设计了更精准的线路和交棒时机,实现了双方在麦迪逊赛的突破。
麦迪逊赛中,十余名运动员两两合作,在场地的不同位置进行竞技。争先赛则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属于“一对一”的单独对决。在男子争先赛中,周瑜与日本选手对阵,作为领骑手的日本选手为保留体力,在一开始便选择了驻车战略。
“赛前,我只有一个想法:拼尽全力。”周瑜说,“尽管我们可以在前两圈慢一点儿,最后一圈进行冲刺,我只想冲在前面,用尽全力争取主动权。”比赛中,周瑜丝毫没有惜力,奋力提速、追赶、超越,引得场边观众频频欢呼。
“拼尽全力”可以概括周瑜投身于场地自行车项目的状态。“疲倦期总会有的,积极调整状态就好了。从体校到市队再到国家队,我总想见到更精彩的自己,所以就一路坚持下来。”周瑜说。
“场地自行车是一个具有危险性的项目,坡道的角度变化和比赛中的高速度骑行都增加了受伤的风险。”杨倩玉指了指脸上摔伤后留下的疤痕说,“上次受伤后,我就无所畏惧了。这次比赛,交棒中也有滑动,所幸和队友配合得好,没有影响最终结果。训练和比赛时带来的这种刺激和突破,让我看到了更好的自己,这也是我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
追求下一个突破也是周瑜的目标:“时刻做到百分之百的投入,每一场比赛都拼尽全力完成,努力实现自我突破、为国争光是我不变的目标。”周瑜说,接下来他还将准备即将开始的凯林赛,那是一个更具变数的竞技赛场,期待自己会有更好的表现。
(本报见习记者 刘习 本报记者 黄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