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做法】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底蕴厚重,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地区,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会融合的核心地带。长期以来,内蒙古地区生活着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文化的交织融合与交流互鉴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北疆文化。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涵盖黄河文化、红山文化、河套文化和大窑文化以及“蒙古马精神”“三北精神”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多元性。当下,内蒙古正努力打响北疆文化品牌,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从举办红山文化旅游节,到与浙江省博物馆合作共同举办“双璧同辉——红山良渚文化展”,再到赤峰博物馆引入数字大屏、VR眼镜等新展览科技,赤峰让历史文化走进大众视野,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有着璀璨的革命历史文化的赤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有8万余名青壮年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繁荣写下了壮美篇章。赤峰现有77处烈士陵园等纪念设施、4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28座历史博物馆。
赤峰立足革命历史文化根基,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打造赤峰博物馆、乌兰敖都根登纪念馆、三十家子民俗馆等学习教育基地,激活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记忆。赤峰用“党建+红色文化”模式,将这些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革命遗址串点成线,打造了一批红色文化精品线路,同时积极举办革命历史展、乌兰牧骑党史情景短剧展演活动,活化红色文化历史遗产,加强红色文化品牌建设,让红色党建活起来、动起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质中的独特作用。
今年,赤峰还创新了以“村晚”为代表的群众文化产品,融入铢铢镲、锣鼓乐、高跷、背阁抬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在网络荧屏上大放异彩。昭乌达民歌会、全民阅读、书画展览、歌咏展演、广场舞大赛等群众文化活动相继举办;依托文化馆、图书馆广泛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文化活动,使传统文化充分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持续为群众美好幸福生活“赋能加码”。
(本报记者 高平 王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