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广东省信宜、高州、化州3市的46名中小学和职校教师奔赴广西忻城县,开启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与此同时,29名忻城教师前往上述3市,开展为期一年的跟岗交流学习。
“山海之间,绵延数百公里的情谊,粤桂两省区间的医疗、教育、科技人才合作和交流已常态化。”广西壮族自治区粤桂协作办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年来,两省区持续加大在乡村医教、农业科技、文化服务、乡村规划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力度,积极为33个协作县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尤其是在落实中组部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做法上不断创新,协调粤桂东西部协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1.03亿元支持这项工作。
“对口帮扶一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让德保县危急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快速、高效、高质量的救治。”来自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挂任广西德保县医院院长的陈敏介绍,2022年5月以来,作为中组部“组团式”帮扶牵头医院,他们开展两次大规模医疗交流活动,派出医疗人才帮扶团队驻扎德保县医院,重点打造心血管介入、综合介入、骨创伤、关节学科、普通外科、肿瘤学科等专科,开展新技术20余项,弥补了区域技术空白,不断满足本地群众就医需求。
2022年,粤桂协作工作队首次组织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大等14个科技特派员团队,选派59名专家,分别到广西11个协作县开展柑橘种植、桑蚕养殖等科技服务。这些科技特派员到期返粤后,至今跟服务对象保持着密切联系,持续帮助当地解决技术难题。
有来有往,学习广东先进理念,广西协作县干部从中不断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服务水平。截至今年6月,广东与33个协作县互派专技人才1560人。
2022年,针对换届人员调整,广西利用广东的教育资源,有计划地举办乡村振兴培训班,在33个县全面实施“耕耘者”项目,分级分类开展对党政干部、医教农等专业人才、村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的培训,共举办乡村振兴干部和专技人才培训班734期,培训干部和专技人才4.6万人次。
为助力广西乡村振兴,广东在广西33个协作县帮扶中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通过传帮带,打造了一批“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为广西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韦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