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
“这毛色,像擦了鞋油,又黑又亮!”
清晨,鼎沸人声唤醒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草原牧场。一场牦牛评比大赛正在此进行,穿着各色藏袍的牧民,围着一头头壮硕的牦牛细细品评。
“去年冠军,今天又来参赛喽!”牧民班琼加牵着自家的牛,自豪中也透着些许紧张,“我转了一圈,今年来参赛的牛比去年壮实很多,‘对手’不少呢!”
“咋都养得这么好?”记者问身旁的久治县农牧水利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子久。
“两大秘诀——‘提纯’‘复壮’。过去,农户的牦牛近亲繁殖多,品种退化厉害。提纯,就是优选种牛建立健康档案,不同区域定期交换品种,优化畜群结构。复壮,就是改变靠天养畜的老习惯,牧草茂盛的夏季散养,牧草稀疏的冷季用青贮草科学补饲,防止牦牛掉膘。”陈子久解释。
“照着专家的法子,我家的牛一年能长二百斤。”班琼加紧了紧牛绳,向记者挥挥手,牵着去年冠军走向卫冕赛场……
(本报记者 万玛加 王雯静 本报见习记者 李春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