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分建而成。历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为现名。学校位列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现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
建校70年来,全体南理工人始终铭记“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铮铮誓言,献身许国担使命,潜心耕耘育英才,书写了忠诚奉献、勇毅奋进的辉煌篇章。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正在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坚持特色 矢志一流 打造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新格局
南京理工大学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三地办学、四易校名,哈军工的报国初心、军工匠心始终得以传承和弘扬,并激励着一代代南理工人创新不怠、报国奉献,学科体系也由“枪炮弹箭”单一学科逐渐发展形成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新格局,兵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特色学科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坚持特色立校,扎根中国大地,奋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学科布局持续优化
优势特色日益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两个强国”、国防现代化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持续深化学科内涵建设,学科体系结构不断优化、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形成了以“兵器智能+”一流学科体系为牵引、特色优势学科为主体、基础学科为支撑、新兴交叉学科为增长点的多学科协调发展体系。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江苏省优势学科10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2个,在省部级重点学科立项或验收中均居江苏省高校前列。
学校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促进工理文交融合发展,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交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具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
强化一流学科引领作用
学科整体实力稳步提升
学校围绕“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两条发展主线,坚持“特色质量立校”“大师团队兴校”“拓展协同强校”三大发展战略,以“兵器智能+”一流学科体系为牵引,深化“立体兵工”发展特色,在兵器领域“探(探测)、射(发射)、导(制导)、毁(毁伤)、评(评估)”全链条创新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三大优势学科群主干学科实现A类学科全覆盖,构建了“高峰引领、高原支撑”的一流学科发展体系。
2017年9月,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12月,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开启在新时代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2020年,学校顺利通过“双一流”建设周期评估,高质量完成了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目标和任务。2022年3月,学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作为引领兵器学科发展的排头兵,在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和装备研制发展等方面不断前行。2023年6月,学校顺利通过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期专家评估。
学科整体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数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前1‰。
砥砺奋进
扎实推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面向未来,学校将持续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扎根中国大地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
加快构建一流学科发展体系。持续发挥“兵器智能+”一流学科体系引领作用,凝练核心优势方向,打造若干世界顶尖学科方向,加快三大优势学科群向一流学科群跃升,打造我国兵器科技发展的创新中心、支撑高新武器发展的技术中心以及拔尖创新人才集聚和培养中心。
建强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持续强化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研平台培育布局。依托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强化“有组织科研”,形成高水平研究团队,催生标志性成果,为建设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着力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构建“紫金人才”体系,大力引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同时与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建立联系对接机制,打造企业高层次人才和高校教师队伍共享平台,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积极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按照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要求,聚焦国家重大急需,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案,构建独具特色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作者:李春燕 万萌 朱俊武)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探索工程精英人才培养新模式
大学的首要任务与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南理工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工程精英、社会中坚”的培养定位,立足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的新要求,着力培养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能引领未来的创新型精英人才。
推动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培养更多基础扎实,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南理工近年来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
因人施策 个性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聚焦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和跨学科交叉能力的培养,学校在本科生层面启动实施了以个性化培养、多元化发展为特征的“321”人才培养模式。跟以往培养方式不同,该模式打破常规,按照“通识、学科、专业”3个模块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学术领军”和“行业精英”两种类型人才发展需求重构知识能力体系。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可根据未来不同的发展路径,自主选择课程和学习进程,从而实现了“一人一方案”的个性化培养。
通过研究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南理工确立了“工程精英”培养目标。在扎实做好通用型工程师培养的同时,学校紧贴国家战略需求,以工程科学家、应用型工程师、复合型工程师、国际工程师为新目标,强化院际、校企、政学、国际多元合作,先后建立教育实验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体系、知识产权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完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每一种模式依托一个载体、贯彻一种理念、创新一种方式、培养一类人才,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2022年,南理工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再一次大胆探索,通过高考直招和二次选拔两种方式选拔优质生源,组建“鼎新创新人才班”。作为学校拔尖创新人才的高峰,由国内外院士团队全程化全方位指导,设置完全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实施本博贯通培养,着力培养解决“卡脖子”问题和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追求卓越 多层次打造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南理工从思想政治教育、招生选拔、人才培养、导师队伍、质量保障和综合素质6个方面着力,加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
为引导研究生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学校从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增强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等环节发力,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起多层次、多样化、全方位、开放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产教融合是企业、高校和政府间开展的一种教育模式,也是一种有利于推动教育创新的“新教育方式”。学校通过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推进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等措施,促进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尤其是近年来聚焦“卡脖子”技术问题,鼓励研究生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国防重大科研项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研究。
与此同时,学校还以学科建设发展为牵引,形成校企协同育人合作点。2022年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高校,与兵器工业、兵器装备、中国船舶、航天科工等军工集团,在火炸药、科学实验用仪器设备、兵器科学与技术等重点急需专业联合培养工程硕博士。2022年,学校与南京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瞄准当前“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知行合一 特色化探索创新育人路径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作为一所军工文化底蕴深厚的知名高校,南理工坚持思想引航、实践引导、典型引路、品牌引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出一条特色化育人新路径。
强化思想引航,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带头深入了解师生思想动态,解决实际问题,带头讲“毕业生思政课”和“开学第一课”,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
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学校在聚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关键课程”,指导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实践教学“一课一品”品牌,打造了一批富有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思政“金课”。
坚持实践引导,促进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实现知行合一。学校聚焦拓宽“大思政课”育人路径,注重在重大科研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教育人、培养人。以全国“互联网+”“挑战杯”、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为牵引,学校不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注重典型引路,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和价值引领作用。学校深度挖掘“最美奋斗者”“工信楷模”“江苏时代楷模”王泽山院士的先进事迹和献身精神,组织开展向王泽山同志学习活动,让全体师生在报效祖国、服务社会中彰显个人价值。此外,通过连续15年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育身边的人,不断激发全校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近年来,南理工通过将军工文化建设贯通办学治校全过程,融入课程体系、融入实践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军工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粘合剂”和“助推器”作用,使得军工文化浸润美丽校园,润泽时代新人。
(作者:裴钰鑫 夏欢 赵玉瑜 陈育凡)
科技创新:初心砥砺强国志
我国第一台万能超高压水射流切割机床、第一台防爆型机器人、第一台显微CT、第一辆高速公路路面智能检测车……一项项“第一”,见证了南京理工大学的过硬实力与亮眼成绩。这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分建而成的大学,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办学使命,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在国家需要彰显力量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一生的追求”,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王泽山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位老教授带领团队用60多年的时间将火炸药的“冷板凳”坐热。火炸药是常规和尖端武器的力量之源,是国防力量的重要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火炸药的研究和生产都十分落后,主要依靠苏联援建,一度举步维艰,彼时还很年轻的王泽山带领团队接过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火炸药的试验通常需要到极端艰苦的户外环境中开展。上世纪90年代,我国交通尚不发达,“每次出去试验,在路上都要2到3天,火车上站十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团队成员廖昕教授回忆道:“为了确保掌握第一手试验数据,人必须要在现场,夏天酷暑,冬天极寒,一天下来脚都是麻的。”
“国家有困难,我们不能当旁观者。”王泽山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到火炸药事业的研究中,去荒漠、下工厂、跑部队。经过持续攻关,团队突破了退役与废弃火炸药资源化再利用技术、低温感发射装药技术以及远程等模块低过载发射装药技术,分别在1993年、1996年、2016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王泽山教授也在2017年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0多年的日月兴替、昼夜坚守,其中的艰辛非常人所能想象,为了国家的需要,团队始终冲锋在前。在追求科技报国的道路上,只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如今,这些技术已应用到我国数十种主战坦克、战车和火炮制造中,摆脱了环境温度影响的武器装备打得更准,效率更高;我国155毫米火炮运用了这项高新技术,射速提高了40%,射程提高了20%,大幅度提升了远程火炮的打击能力。王泽山教授曾经自豪地说过:“只要把事情做到位,我们就能解决一系列难题。国防要站在制高点,就必须创新超越、追求完美!”
这种责任与担当,是自“哈军工时代”起就刻在南理工科技工作者身上的烙印。从历史中走来,南京理工大学在战火硝烟中砥砺初心使命,在强国征程中矢志奋斗创新。瞄准国家和社会最需要的地方,以解决现实需求和实现长远发展为目标,无惧困难,埋头深耕,这是南理工科技工作者对校训中“献身”精神最有力的诠释。
2019年10月1日,一大批新式武器气势恢宏地从天安门广场走过,当镶嵌刻有“南京理工大学研制”铭牌的某型火炮系统走过时,南理工人振奋不已。这是南京理工大学“现代火炮发射与控制”团队在钱林方教授的带领下,20年磨一剑研制出的成果。
想要找到这个团队的成员,办公室不是一个好去处。“记不清一年有多少天是在工厂、靶场和部队中度过的,”团队成员陈龙淼教授说道,“徐亚栋教授的儿子甚至只知道手机里有爸爸。”该火炮是世界上首款具备人在地面操作、前向直瞄射击功能的大口径车载火炮,各项关键性能指标均优于国际同类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大批量列装和军贸出口,在国土防护和国家战略利益的维护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天入海,南理工的科技团队始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不畏艰险,勇担重任,铸成一批大国重器,彰显大国力量;深耕细作,一大批科学家瞄准国际前沿,不断向未知领域挺进,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助力我国国防现代化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基础研究在祖国大地上落地生根。
在南京理工大学一座不起眼的三层小楼里,诞生了国际著名的“芮方法”,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射动力学研究所芮筱亭教授带领团队创立的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这个方法使多体系统动力学大幅提高计算速度取得了国际性突破。芮筱亭说:“中国目前的工业正在迅猛发展,科学基础的匮乏将会成为制约后续发展的瓶颈之一。院士应敢于担责、勇挑重担,从国家重大需求中挑出‘硬骨头’来‘啃’。”芮筱亭是这么说的,也是带领团队这么做的。30年深耕不辍,芮筱亭团队荣获4次国家科学技术奖。
“南理工始终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找准发力点,加强有组织科研,不断拓展优势科研领域和方向,着力完善前沿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机制,前瞻布局并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深入推动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以实际行动助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教授如是说。
(作者:汪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