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14日 星期四

    以贸易畅通打开经贸合作新空间

    作者:刘江宁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14日 15版)

      【财经论语】 

      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建国家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和民心五个方面的互联互通,给共建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极大信心和重大发展机遇,得到了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其中,以经贸合作为主轴的贸易畅通更是“五通”中的核心内容,是倡议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

      贸易畅通,强调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目的是满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深化中国与各国经贸交流,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建立良好的商业环境。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各方在减少信息壁垒、降低贸易投资的不确定性,保障企业利益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通过包括自由贸易协定在内的机制性安排确保经贸环境的稳定。可以说,贸易畅通,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合作维度,也是各国间合作的重要基础。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持续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扎实推进贸易畅通,在贸易规模、贸易自由化、贸易均衡化等方面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贸易往来持续扩大,贸易新增长点逐步培育。我国大力推动与共建国家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致力于建立更加均衡、平等和可持续的贸易体系。同时,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也为共建国家提供了广阔的经贸合作空间。贸易规模的扩大,有力拉动了共建国家经济增长。世行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使参与方贸易增加4.1%,外资增加5%,使低收入国家GDP增加3.4%。

      贸易伙伴不断扩容,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渐形成。对标国际高水平自贸规则,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已与26个国家(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截至2022年10月底,中国海关已与3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签署了AEO(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安排,更加积极参与东盟国家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RCEP为例,15个成员间最终达到零关税的商品数量占比超过90%,各方就推动降低非关税壁垒的机制性共识为减少贸易成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外贸保稳提质提供了有力支撑。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合作更加密切。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加密切,尤其是中间产品占我国对共建国家的出口比重稳步提升。中国向RCEP国家进口结构,也从以简单技术和中级技术密集型的制造品为主,逐步升级至以中级技术和高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为主。中国的纺织品、电子元件、基本有机化学品和汽车零配件等商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意味着中国与共建国家的产业合作越来越紧密,贸易越来越均衡。

      合作机制更加丰富,贸易效率不断提高。为了扩大贸易规模,解决贸易投资便利化过程的问题,中国与共建国家在“一带一路”机制下,充分发挥多双边经贸机制平台作用,积极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办法新机制,推动建立更多贸易畅通工作组、投资合作工作组,有力促进了贸易畅通。

      实践证明,贸易畅通促进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合作和产业升级,改善了共建国家人民的生活,创新了国际经贸合作机制,推动了世界贸易与经济的稳定与繁荣。着眼于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着力破解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难题,需要进一步深化贸易畅通、激发合作潜力。

      一要立足优势互补,深化贸易和投资合作。各国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优势,立足贸易的互补性,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探索促进生产消费、生活消费便利化新机制。二要积极打造多维度、多层次、多种类的交流合作平台,构建“相互促进、共商共进”的多边开放合作生态。要充分发挥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平台优势,增强贸易畅通功能。三要加强制度对接,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面向未来,正确认识和把握贸易畅通的关键,健全和完善畅通机制,做大做好合作“蛋糕”必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为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国际贸易环境和经济全球化带来新希望,真正造福共建国家广大人民,为世界经济复苏添砖加瓦。

      (作者:刘江宁,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对外经贸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