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记者对波黑“一带一路”建设与促进中心主任、波中友好协会会长波利斯·法鲁克进行了专访。法鲁克先生盛赞近年来波中合作给波黑发展带来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给包括波黑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机遇。
法鲁克上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还是在2018年。他向记者表示,上次见面时,波黑与中国的合作处于起步阶段,而现在两国已经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很多务实合作成果。
法鲁克介绍,过去几年来,中国与波黑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广泛。中国企业在波黑已经开始建设高速公路、铁路以及水电站和火电站,这些都是波黑急需的基础设施。波黑境内山地多,高速公路少,火车只能以很慢的速度前进,严重影响了波黑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以及国家内部的物流发展。中国企业在波黑建设的高速公路开通后,将大大改善波黑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周边国家的联通效率,让波黑更好地接入东南欧地区的交通大动脉。波黑地势落差大,境内有几条河流经过,又毗邻亚德里亚海,因此水资源非常丰富。中国企业在波黑建设的水电站投入运营后,将帮助波黑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还能让波黑通过出售电力赚取外汇。
法鲁克表示,中国企业还在波黑建设一些具体的民生项目,比如城市轨道交通、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等。刚刚全线开通的萨拉热窝电车线路改造就是由中国企业完成的,电车是萨拉热窝这座老城最具标志性的交通方式,但是几十年来都没有进行过大规模改造,此次改造完成后,大大提升了萨拉热窝的城市形象。
法鲁克认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举世瞩目,中国企业在波黑的项目建设中展现出良好的技术水平。波黑还希望与中国在绿色能源方面开展更多合作,比如风能和太阳能,中国企业在这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波黑欢迎中企以投资或者生产有关中间产品的模式与波黑开展合作。
在旅游合作方面,法鲁克兴奋地告诉记者,2018年5月29日对中国公民实行全面免签以来,波黑已经成为东南欧地区中国游客首选目的地之一。他说,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国很有知名度,中国的青年人希望到波黑来领略不同的欧洲风光,这使得波黑成为旅游热点。而且,波黑对中国公民的免签政策在欧洲属于最宽松的,即在第一次入境波黑的180天内可以反复进出,但逗留时间总和不得超过90天,商务考察、访问等也可以免签入境。法鲁克提到,受新冠疫情影响,此前来波黑的中国游客减少,但从今年开始,中国游客又开始出现在波黑的城市街头,这让当地的旅游业从业者很兴奋。
法鲁克特别提到,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政府第一时间给波黑提供了急需的医疗物资,后来还提供了大量的疫苗,帮助波黑渡过难关。波黑民众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波黑的关心,我们不会忘记这些来自中国的帮助。
在文化交流方面,现在波黑已经有了两家孔子学院,分别位于萨拉热窝和巴尼亚卢卡。法鲁克介绍,希望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波黑青年人越来越多,他们也渴望获得去中国留学和进修的机会,更加深入地学习中国先进的技术,这对促进两国年轻人的思想和文化交流很有好处。
在法鲁克看来,波黑与中国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以来,国家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发展也有了新的希望。他祝愿波中友谊继续发展,波中合作顺利推进。
(本报萨拉热窝9月6日电 本报记者 赵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