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服贸会】
废玻璃成环保新材料,竹材“变身”为新型生物基管道……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从百姓生活、城市建设到产业发展,各个领域绿色、低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纷纷亮相,展示出我国推进绿色和低碳转型的坚定步伐。
低碳科技引领生活新方式
新能源汽车充电也能实现“无人配送”?本届服贸会上,一个白身黄底的自动充电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据介绍,这款智能充电设备集深度学习、车路协同等多项技术于一身,内置感知识别系统,用户只需在手机端一键下单,自动充电机器人就会完成自动寻车、精准停靠、机械臂自动插枪充电、自动驶离、自动归位补能等操作。
“这款自动充电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未能或者无法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小区、社会公共停车场等,实现充电场景时间与空间的转移。”讲解员表示,解决好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能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普及率,也能更好地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开设电动摆渡车专线,设立低碳科技出行展区,体验自动驾驶汽车……本届服贸会上,绿色低碳元素比比皆是,让参观者充分感受到绿色低碳生活带来的美好体验。
在本届服贸会国家体育馆展区,一块沙盘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该沙盘展示的是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据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皮猛介绍,产业园包含生活垃圾焚烧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建筑垃圾处理厂、厨余垃圾处理厂等,日处理各类废弃物能力超过1万吨,园区综合碳排放接近于零。
“园区解决的是多来源、多种类、大规模城市废弃物的协同处理问题。”皮猛说,生活垃圾通过焚烧转换成绿色电能,每年能够贡献约5亿度绿电,解决近百万人口的生活用电,餐厨垃圾经过资源化处置也可制成再生能源生物柴油。
绿色发展潜力快速释放
“句芒号”碳监测卫星、国内首款L4级自动驾驶货运车……在本届服贸会上亮相的一批新工艺、新技术让参观者大饱眼福,也展示出我国绿色发展的巨大潜力。
中建二局的新光伏项目成为参观者关注的焦点。据介绍,中建二局近年深耕新疆光伏产业市场,其中鲁能阜康市多能互补项目是“光伏+光热”一体化多能互补的综合发电工程,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有约18亿千瓦的清洁能源进入千家万户。
由四川旅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可移动智慧驿站,同样吸引了不少目光。据介绍,智慧驿站以公共卫生间为基础,根据城市风貌、场地空间、功能属性等要求,叠加商业空间,如咖啡店、书店、理发店等,实现“驿站+无人新零售”“驿站+新健康”“驿站+新媒体”等运营模式。该公司商务总监丁辰介绍,智慧驿站使用可回收再利用装备式材料,通过反射型辐射制冷膜材料,在保障物理降温情况下,结合光伏覆盖和光伏储能技术降低能耗,实现绿色低碳。据了解,目前智慧驿站广泛应用于公园绿道、交通沿线、核心商圈、城镇社区、城市环线等场景,已在全国落地600余座,年服务超5亿人次。
“爸爸,快来看,这儿有一个纸飞机!”一位小朋友站在一个纸飞机形状的建筑模型前,津津有味地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这个名为“零碳纸飞机”的模型是上海临港“星空之境”海绵公园内按照零碳理念、绿色建筑三星标准设计的一栋综合配套公共服务建筑。据介绍,项目运营近一年,根据现场反馈的能耗数据测算,建筑年用电量43252千瓦时,光伏发电量46280千瓦时,折合碳排放量减少4982吨。
本届服贸会上,一批龙头企业纷纷展出了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最新成果。“我们已有多座矿山入选全国绿色矿山名录。”据中国黄金集团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该企业近年来投入大笔资金用于环境保护,实施生态修复超万亩,淘汰1200多台套高耗能采矿设备,绿色发展成果正不断涌现。
绿色发展已成共识
“绿色发展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历史变革。”9月3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全球服务贸易企业家峰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表示,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9月3日,服贸联盟发布了《全球服务贸易绿色发展趋势报告2023》。报告显示,随着国际社会对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双碳”等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许多国家和地区努力促进绿色技术、清洁能源以及环境服务的国际交流合作,服务贸易绿色发展的总量和占比均呈稳步提升态势。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表示,近年来,以绿色、低碳、生态为目标导向,低碳技术、环保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等不断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正加速涌现。同时,传统服务业及贸易活动数字化转型,能有效推动一二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节约化发展。
来自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全球绿色服务贸易出口额从2010年的22104.37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37784.76亿美元,增长速度达6.93%,比同期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高1.43%。在占比方面,绿色服务贸易出口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10年的55.57%提升至2018年的61.89%,发展潜力正在快速释放。
漫步本届服贸会的各个展区,低碳能源、气候与碳经济、碳中和与绿色技术、循环经济、未来科技出行等环境服务领域的最新成果让人震撼。这些成果体现了低碳转型背后的创新活力,以及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坚定步伐。
(本报记者 李睿宸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