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01日 星期五

    激励创新,树立“强国有我”鸿鹄志

    ——中国科协、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解读“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

    作者:本报记者 张亚雄 詹媛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01日 07版)

      近日,中国科协与教育部联合印发了《“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旨在真正用“活”科学教育资源,培育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

    用“活”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这方面,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将推出哪些措施?

      王嘉毅:前不久,教育部、中国科协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这是全面部署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专门文件,明确了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和具体举措。而“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是落实该文件要求的重要举措,将以此推动用“活”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拓展科学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作用,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全面提升广大青少年科学素质。

      王进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集中部署和系统谋划,为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了新的奋斗方向。此次两部委推出“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坚持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引入“大师资”,希望能用生动的中国科学家故事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

      记者:如何理解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的意义?把科学家精神送进校园,希望给中小学生传递什么价值理念?

      王进展:一位科技工作者最美的样子,就是以自己的热情和智慧应时代之需、解国家之急,而我国拥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科学家。他们的精神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成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科学家精神,纳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今天我们的科学技术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离科技强国的目标还有距离。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要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使中国的科技水平真正走在世界前列,实现科技强国的历史性目标。

      王嘉毅:钱学森说过:“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我国很多科学家都具有这样的精神本色,他们一生追求真理、无私献身科学、矢志报国为民。这样的榜样,理应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对象,成为他们的精神标杆。特别是在当今时代,这种精神不仅需要好好传承,更需要大力弘扬和积极践行。

      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背景下,教育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把好意识形态关,扎实推进“铸魂育人”工程。我们希望广大教师坚守教育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借助具备科学家精神的优秀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部门将协同科协系统,用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将科学家精神从抽象符号转化为生动故事,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立志为党成才、为国奉献。

    让孩子们“听得懂、听得进、听得好”

      记者:优秀的教育讲究“润物细无声”,哪些措施能确保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既能吸引人、又能打动人?

      王嘉毅: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科技创新规律、人才培养规律,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教育部将联合中国科协建立跨部门工作机制,共同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落实落地,实现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良性互动、有效衔接、协同育人。

      具体来讲,我们将建立“教育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齐抓共管”的部际、省际联动机制,同时强化与各级科协系统的横向联系,提升融合创新整体效能。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精心建设“科学家精神专栏”,全面梳理形成对中小学生有益的优质科学教育资源清单,以菜单方式免费提供给中小学生和学校自主使用。

      王进展:中国科协、教育部联合在全国中小学打造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校内支持学生社团开展科学家精神系列主题活动,校外依托现代科技馆体系提供支撑保障。线下强化统筹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以及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线上全面加强科学家精神资源汇聚传播,建好用好“风启学林”主题社区。

      中国科协将支持学校排演科学家故事短剧,鼓励支持中小学生制作易于传播的科学家故事微短视频等,组织文艺界专家学者指导参与科学家故事创作,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美育交汇融合,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研究出台有效可行的配套举措。

      今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月”期间,将首次开展“进百家基地听科学家故事”系列宣讲活动,遴选100家基础条件好、主题鲜明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院士专家在实景实情中为广大青少年开展沉浸式宣讲教育。

      中国科技馆已陆续开展了“科技馆里的思政课”“科学家故事戏剧社”“Z世代天团秀”“逐梦采风团”等活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在发起成立科学家精神教育出版联盟,携手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10余家国家级出版机构,丰富拓展中小学生阅读创作空间,配套完善科学家故事阅读软硬件资源。

      (本报记者 张亚雄 詹媛)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亚雄、詹媛、张胜、王斯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