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28日 星期一

    汉中藤编:老技艺有新传承

    作者:本报记者 李洁 张哲浩 陈之殷 本报通讯员 肖军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28日 07版)

      【记者观察】 

      时值初秋,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的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厂房里,一派忙碌景象。国家级非遗汉中藤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良顺正在指导村民们编织藤椅。“咱汉中藤编的历史,那可悠久了。一般用青藤、竹、木这些原料,产品纯天然,而且透气轻盈、美观耐用。瞧,多好看。”陈良顺指着藤椅,自豪地对记者说。最近,厂房里始终笼罩着一股喜气,大家时不时地谈论着一件大喜事儿——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对汉中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给予肯定、作出要求。这令大家感到无比自豪,“浑身充满了干劲”。收看新闻的当晚,陈良顺发出了一条朋友圈“总书记看我们汉中藤编了”。他激动不已:“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也更坚定了信心,一定要把这一非遗项目传承发展下去,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

    代代传承,让藤编技艺“活”起来

      陈良顺家是藤编世家。看着父亲陈太坤用一双巧手,把一条条青藤编织成各式各样的藤编作品,是陈良顺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在父亲严格培养下,年仅18岁的他就成功出师,独当一面。每逢集市,他和妻子就用自行车载着自家编织的藤椅去售卖。看着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票子”,陈良顺内心无比喜悦。

      在全家共同努力下,从家里兄弟姐妹都能吃上一大碗白米饭,到修起两层砖房,再到建起藤艺坊、开设多个门店,他们越来越相信靠着勤劳的双手,一定会有蒸蒸日上的好日子。

      然而,20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化家具行业日益发展,汉中各地的传统藤编企业先后倒闭。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学习藤编技艺。

      看到这种现状,陈良顺不由想起父亲临终前“要脚踏实地,把藤编产业做好”的遗愿。他对自己说:“不能让老祖宗的技艺没了接班人,一定要把藤编传下去。”

      上山砍青藤、回家编藤椅、走街串巷叫卖。渐渐地,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夫妻俩的生意也越做越火——从一开始独自生产,到吸纳十几位村民共同打拼,再到2007年成立专业合作社和藤编公司……今天,合作社已有入社成员485户,年生产各种手工制品18万件(套),产值达2500余万元,还被评为陕西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

      2021年,随着汉中藤编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陈良顺也被认定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儿子陈凌凯、儿媳唐芳从他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汉中藤编第五代传承人。

    创新模式,让藤编产品“火”起来

      你可知道,老乡们手中的小扇子,竟成了欧洲一些商家销售的奢侈品?其中缘由,要从2016年说起。

      电商经济的快速发展,让陈良顺一家隐约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新商机。学市场营销的儿子陈凌凯刚上大学二年级就开了网店,立志为这份传统产业寻找一条新出路。

      2016年4月,网店做成了线上第一笔生意,有客户订了两把藤椅。这之后,订单纷至沓来。“当年5月底就卖出了1万多元,6月突破了2万元,后来单子越来越多了。”陈凌凯笑着说。当年,网店实现了网络销售额100多万。

      2018年,陈凌凯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他成立电商公司,组建电商团队,采取“合作社+农户+电商”的模式运营。他的思路很灵活:探索产品集中化、商品品牌化、工艺品时尚化,推动电商大平台与本地企业对接;联合高校建立产学研基地、专家工作站,用科技赋能设计研发。如今,他们在多个线上平台开设10家店铺,产品销往国内各大城市及欧美、东亚、东南亚十多个国家,线上销售额突破3300万元。

      2019年,西班牙某奢侈品牌看中他们的棕扇,订购了1万把作为赠送VIP客户的礼物。藤编小椅子、小扇子,摇身一变成为各国潮人争相分享的国际潮品,走上世界舞台。

      “这些年,真是工作越来越踏实,生活越来越幸福。”一直从事电商销售的郑艳说。

      陈良顺一家的传承故事,正是汉中藤编发展的缩影。“一把刀、一支笔、一根藤、一条致富路”,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汉中藤编企业引进现代化制作工艺和新型原材料,强化技能培训、建产学研基地、打造知名品牌,发展出藤编、棕编、扇编、竹编、草编五大特色产业集群。主产地汉中市南郑区的藤编年生产量达18万余件,通过网络平台销往全国乃至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年均销售额达5000余万元,带动农户就业致富。

    做大做精,让藤编产业“强”起来

      “我小时候跟着家里老人学,干这行已经三四十年了。”黄官镇水井村1组村民屈玲玉笑着说。

      她不紧不慢地走到堆满藤条和竹制框架的“工位”旁,扯了扯围裙衣角,坐了下来。只见她将一把椅子框架放在面前,一拉三扯两缠一绕,手指在藤条间跳跃着,谈笑间,已经编好了一个椅子腿。

      作为藤编的“老人手”,她觉得很幸福——在工厂里干活时间自由、离家近,每月收入稳定。

      巧手编万物,藤条富千家。黄官镇藤编产业大多是“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平台”或“原材料基地种植+手工生产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的模式,合作社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组织小农户,利用农户庭院“方寸闲地”,分工协作,专业生产,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形成了“家家办工厂、户户是车间”的生产格局。

      “做大做强藤编产业,可以与学研文创等结合起来,将南郑区建设成非遗保护、文化产业的示范基地,赋予产品更多文化内涵,让汉中藤编活起来、火起来,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馆长胡婧表示。

      今天,“非遗+直播”“非遗+产业”“非遗+文创”“非遗+研学”……藤编“老手艺”正与旅游、研学等结合,开拓独具匠心的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李洁 张哲浩 陈之殷 本报通讯员 肖军)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陈之殷、周仕兴、李洁、张哲浩、王斯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