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28日 星期一

    上海市长宁区:以民为本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28日 16版)

    “何以爱长宁”微旅行

    海派非遗新体验

    “虹桥之秋”文化旅游购物节商圈快闪系列演出

    “智慧图书馆”——新页书房

    虹桥国际草地音乐节

    上海市民舞蹈大赛走进来福士表演

      上海市长宁区作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效应,努力推进民主立法、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公共文化领域的探索,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秀基层实践地。

    听民意 汇民智

    推动公共文化领域法治建设

      长宁区主动探索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路径,从顶层设计着手,在参与立法、规划编制、政策修订等方面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形成了开门立法、问政于民的新途径。

      2015年7月,长宁区虹桥街道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作为唯一一家街道层级的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虹桥街道率先建立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居委会、社委会、社区工作站、联席会议为架构的“一核两委三站四平台”运行机制,有效推进了居民参与基层立法。自2015年7月至2023年4月,街道居民对82部法律草案提出2566条意见,166条被采纳。其中,对《公共图书馆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提出14条相关意见建议,是民主立法在公共文化领域运用的有益尝试。

      长宁区一方面多措并举,开好基层立法“直通车”;另一方面开门纳谏,编制出台规划政策。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听取情况汇报、收集问卷调查、召开代表恳谈会等方式,广泛征集采纳社会组织、公众代表等各方意见与建议,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5条,采纳吸收31条,为编制出台《长宁区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长宁区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长宁区关于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长宁区文化和旅游繁荣发展若干政策》《长宁区关于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在“万千百”文化惠民工程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意见》等规划政策文件提供重要参考,充分吸纳民智,确保政策好用管用。

    察民情 解民忧

    提升公共文化阵地服务效能

      长宁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阵地建设为载体,以数字化赋能为手段,多途径、多角度、多主体开展民主协商,推动基层文化设施更新升级,建好健全“家门口的文化客厅”。

      一是深化“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为满足市民就近就便获取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长宁区每年召开公共文化场馆理事会议,定期听取文化名人、专家学者、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市民意见,健全以区图书馆、区文化馆为总馆,10个街镇图书馆、文化馆为分馆,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为基层服务点,“阅空间”“舞空间”“艺空间”“美术新空间”等为社会拓展服务点的“2+10+185+N”公共文化阵地服务体系,打造具有长宁特色的基层文化“样板房”。二是构建“1+1+1>3”融合模式。通过条块联动、活动共享、双向促进,整合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阵地和服务资源,以党建为引领、阵地为载体、文化为内涵,有效提升“三中心”共融发展。三是联动多方主体共建共享。鼓励基层建立“弄堂议事会”“青年议事团”等群众议事机制,定期组织居民、商户、居委会等召开议事会,为各类嵌入式新型文化空间的打造与融合搭建有效的协商平台。两年多来,促成苏州河沿线长宁段全面贯通,并与中山公园、华东政法大学校园融合开放,推出“仙霞·逸社阅空间”等一批公共文化新空间,让更多市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便利。

      在群策群力推动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的同时,长宁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2021至2022年,长宁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焦公共文化领域,共提出有关深化供给侧改革、扩大示范区效应、推进数字化建设等内容的意见建议17件50余项。2021年,长宁区积极采纳古北社区居民关于“通过国际社区美好生活微旅游的方式,进一步在国际社区讲好中国故事”的建议,推出3条“国际社区美好生活”微旅游线路,后升级为“何以爱长宁”微旅行系列活动。今年,长宁区采纳区内小学校长建议,协调程十发、刘海粟、油雕院等市级三大美术馆列出课程菜单,为长宁10余所中小学定制沉浸式美育课堂,促进馆校合作,助推文教结合。

      作为上海市唯一的“智慧图书馆先行馆试点”和“数字文化馆试点”先行区,长宁区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水平。一是先行先试,开发“智能化”阅读服务。长宁区以提升阅读服务质量为目标,建设完成上海市首家智慧图书馆应用场景“新页书房”。通过“数字人”“移动端小程序”等平台,实现查询、预约、荐书、借还等全流程“智能化”。结合非遗爱好者、青少年等读者群体需求,推出“新页书房·非遗主题馆”;“新页书房·亲子主题馆”也将在年底前正式亮相,形成全程、全景、全域模式智慧阅读格局。二是需求导向,实现“一站式”文化服务。长宁区打造数字文化馆“i长艺”小程序,设置艺术课堂、在线直播、“AR随行喵”导览等功能,不断扩大群众覆盖面。三是资源互通,满足“多元化”企业诉求。以企业资源联动共享共赢为目标,长宁区建设“何以爱长宁”小程序,聚焦地方文旅资源深度融合,促进各方资源互动联通,扩大文旅企业“朋友圈”。

    畅民声 享民乐

    激发公共文化活动品牌活力

      近年来,长宁区积极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社情民意气象站”,不定期听取市民建议与反馈,结合市民建议和区域实际,逐渐形成深入人心的特色文化“招牌菜”。2021年至今组织举办线上线下、各级各类文化活动2万余场次,服务人次超过2300万。一是举办赛事活动,打响舞蹈品牌。长宁区充分利用区域内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上海舞蹈学校、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等资源集聚优势,持续举办中国“荷花奖”舞剧评奖、上海市民舞蹈大赛,开展“曼舞长宁”“舞空间”等公益活动,让舞蹈爱好者圆梦长宁。二是开展美育普及,做强音乐品牌。长宁区持续举办虹桥国际草地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手风琴艺术节等活动,打造“长宁星期音乐会”“音乐会客厅”等品牌项目,以音乐为纽带,使长宁成为音乐爱好者的聚集地。三是联动专业资源,做大阅读品牌。长宁区与樊登读书、中版书房、世纪出版集团等阅读推广机构、书店、出版社合作,持续开展“长宁区读书节”“少儿暑期读书月”“长耳兔阅读俱乐部”等阅读推广活动,营造“全民阅读”的书香氛围。四是形成集聚优势,深化演艺品牌。长宁区持续开展上海旅游节长宁区活动、“虹桥之秋”文化旅游购物节、咖啡戏剧节等演艺活动,依托虹桥艺术中心、缤谷小剧场等载体,吸引优秀艺术团队开展文化交流演出,让市民享受文化建设成果。

      长宁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支持和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采风,群文创作频创佳绩。长宁区每年开展全民群文原创作品征集,定期召开专题座谈会,组建创作突击队,联合专业院团、协会机构,开展定制式专家辅导,强化选拔机制,培育“民星”力量。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原创动力,用好长宁文化发展基金和长宁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获奖作品走向各地展演,为创作者提供高质量培训机会和展示平台。长宁器乐重奏《和·鸣》《爱上这座城》两部作品,分获2019年、2022年国家级政府奖——群星奖,实现长宁群文创作历史性突破。2021年至今,长宁区已有23部作品获上海市新人新作展评展演奖项,105件静态类作品入围各级各类赛事展览。

      在长宁区,无障碍文化设施持续完善。长宁区图书馆建成开放无障碍阅览室,为视障读者提供文学、科学、时政类盲文图书,以及一键式智能阅读、盲文点字显器使用、无障碍电影播放等“特需”公共文化服务。长宁区总工会、团区委、区教育局、区妇联等单位联动,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邻家妈妈”“青春成长体验营”“点亮微心愿 爱在‘宁’身边”等文化品牌活动。各街镇面向老年人、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群体等,推出“文化大篷车”等特色公益文化项目。

    惠民生 暖民心

    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长宁区聚焦市民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健全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丰富文化产品供应。与此同时,进一步规范与社会力量合作关系,完善全流程管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精准度和群众的满意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聚焦“精准”,调研群众需求。一是畅通表达渠道。长宁区每年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基层文化干部等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意见征集,并据此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动态调整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标准和目录清单。二是优化管理手段。开发长宁区公共文化内容供给平台,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并将线上服务延伸至移动终端。应社区居民需求,率先完成区、街镇、居民区三级线上点单全覆盖,在上海首创多个居民区“拼单”功能,相邻的居民区以“拼单”形式共同购买项目,不仅节省资源,还为居民打造了更为丰富的文化活动。

      聚焦“精品”,项目持续引入。一是项目内容日趋丰富。长宁区将“万千百”文化惠民工程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指导组织开展万场文化活动、千场文艺指导、百场文艺演出、展览展示、特色活动、骨干培训、社区电影等。二是项目主体日益多元。长宁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目前累计参与项目征集的社会主体近600家,征集项目2700余个。推动专业师资转为美育资源,建立多层次美育体系,两年来面向社区、学校、楼宇输送美育课程700余场次,满足各类人群需求。

      聚焦“精细”,优化规范标准。一是健全机制,管理规范。长宁区建立公共文化内容供给“八个一”机制,即“一本手册、一份文件、一个平台、一套制度、一支队伍、一份年报、一份报告、一次会议”,形成了由区文旅局牵头主导、区配送中心组织配送、第三方社会组织共同管理、街道配送落地承接的配送管理模式。二是奖罚并举,凸显成效。长宁区制定公共文化配送“黑白名单”评选制度,目前有40余家社会主体的173个项目列入“白名单”,免参次年评审,并被推荐参与市、区专题配送;24家社会主体被列入“黑名单”,两年内不得参与资源配送项目,充分体现民主管理的良好成效。

    聚民力 重民治

    推动公共文化发展机制创新

      以提升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为目标,长宁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将群众意见纳入评价体系,建立并完善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将结果纳入考核加以运用,提升社区民众的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让公共文化成为现代基层社区治理的强大动力。

      2018年,长宁区将“公共文化优质均衡指数研究”作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一套具有长宁特色并可以推广的指标体系和指数公式。近两年,“公共文化优质均衡”指数研究成果持续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长宁区每年委托第三方持续开展公共文化场馆暗访、文化服务效能和满意度测评。2021、2022年市民满意度均达到96%以上。

      长宁区高度重视群众反馈,形成常态化监督体系,每年招募市民组建“艺汇长宁”巡查团,对文化资源配送开展100%现场巡查,提高监督力度。各级各类文化场馆搭建线上线下民意征集平台,两年来收集并反馈留言建议2136条。

      长宁区还积极引导多元化参与机制,出台《长宁区关于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助力社区治理的实施方案》,组织动员群众参与社区基层治理,推出社区文化空间及活动自主管理模式。居民全过程参与程桥街道 “社区参与式博物馆”、仙霞街道“社区营造”公共服务空间、新泾镇生境博物馆等项目建设过程,充分发挥群众自治和社会共治的作用。

      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美好生活空间;以需求为导向,丰富优质内容供给;以数字化为引领,搭建惠民智慧平台;以融合为目标,构建公共文化共同体——两年来,长宁区深入实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向着人人参与、人人享有、人人创造的公共文化建设目标努力。

      面对新时代市民群众需求升级,长宁区丰富民主实践形式,使群众真正成为公共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参与者、评价者,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公共文化的融合创新发展,引导更多力量参与到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工作中。通过有效推动居民群众、专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发力,长宁区推动形成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全民参与、文化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发展机制,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把人民的感受度作为最根本的衡量标准,以人为本,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上海市长宁区在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级的同时,推动文旅公共服务实现“随处可见、随手可得”,为生活和工作在这里的人们创造了更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验和环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