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11日 星期五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39】陕西:文物宝藏“活起来”“火起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李 洁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11日 01版)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39】

      一大早,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已是挤挤挨挨。在国宝“何尊”前,从北京带着孩子来陕西研学的张波驻足屏息、凝神研读,蓦地,他兴奋地指给身边的孩子看:“看!这段铭文中的‘宅兹中国’,就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

      人们常说,“了解中国,从陕西开始”。陕西,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像“何尊”这样的国宝级文物不胜枚举。据统计,陕西目前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近5万处;在522家国有文物收藏保管机构中,有可移动文物774万余件……

      如何保护利用好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陕西的做法是:将文物保护和文明传承一体推进!

      保护文物,法律法规是最有力的武器。为了让文物保护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现文物保护与社会进步和谐,陕西出台了一系列文物保护法规。

      “我们在全国率先编制了《陕西省文物保护总体规划》《陕西省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创新编制了《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规划》《陕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介绍。

      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之间常常存在矛盾。如何处理两者关系?

      陕西人的共识是:文物保护优先、考古勘探工作优先!

      2020年,西安南郊少陵原上,考古工作者配合基建项目进行考古挖掘,随后的发现让人惊叹——这是一处距今约1600年的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大型墓葬。

      “发现墓葬后,建设项目方立即为考古工作‘让路’,改变了原有的建设方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宁琰回忆。

      随后,“考古前置”成了完善文物保护工作机制的“关键一招”,《西安市加强考古勘探改革办法》也应运而生。“这个文件提出,把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的完成,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和‘招拍挂’的前置条件之一。”西安市文物局局长孙超说,“这改变了过去考古发掘跟着建设项目跑的被动保护模式。”

      出土文物的保护,是一个大课题。科技,是文物保护的硬支撑。从攻克技术难题,到理顺体制机制,陕西全面提升以科技护航文物保护的能力。

      兵马俑本是通体彩绘,可出土瞬间就华彩尽失,这一直是文物保护的一道难题。

      为留住兵马俑的“真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主动走出去,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秦俑彩绘颜料分析保护研究。“难题已经破解!新的色彩保护技术,至少能将文物出土时的颜色保存十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主任夏寅兴奋地告诉记者。

      “陕西现在有5个国家文物重点科研基地及科技部对外合作基地,在砖石质、陶制彩绘文物、墓葬壁画保护等领域技术水平全国领先。”说起陕西文保的“科技底气”,罗文利颇为自豪。

      如何让沉睡的文物资源活起来?

      “寻找到契合文化、契合城市、契合时代、契合大众的表达,是近年来陕西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的‘密码’。”陕西文化学者肖云儒告诉记者。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大雁塔脚下玄奘经行的大唐不夜城长街,人头攒动。火遍全网的“盛唐密盒”正在这里上演——“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唐朝名士“穿越”至此,与游客的风趣互动,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盛唐风韵。

      这并非陕西文创的第一次火爆“出圈”。从“仙气飘飘”的“不倒翁小姐姐”到“李白对诗”,再到“花车斗彩”“戏演壁画”和“诗意长安”灯组,在这里,历史文化与现代创意结合的爆款产品源源不断。

      (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李 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