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公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牵头完成的“新工科教育”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新工科建设为牵引,深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时代答卷。围绕新工科建设,本报记者日前与金东寒展开了对话。
新工科之问
在金东寒看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是近年来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够强”。
“在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很多‘痛点’。”金东寒说,比如,工程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相对滞后,“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这不仅是中国工程教育的“痛点”,也是世界工程教育的难题。近年来,世界掀起了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浪潮。中国的“新工科”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破土而出,引领了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
新工科建设伊始就提出“六问”: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
在金东寒看来,新工科建设回答的是“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探索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引领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而沿着这条路径形成的“中国方案”也必然会为世界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可供选择的新范式。
新工科之新
新工科的“新”表现为工程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新体系、新方法和新质量,涵盖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金东寒认为,更重要的是探索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工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大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新工科的“新”则体现在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与众不同、教学方式新颖独特和产教深度融合等方面。
金东寒以天津大学建设的全国首批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平台举例说,储能平台的建设,在提供资源的同时,还将不同学院与储能相关的学科和团队汇聚在一起,拉出“清单”,在大平台上组织大科研,打破了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之间的围墙,也更便于协同一致对接产业和企业,打破了产、研之间的围墙。
学科与专业的重构、课堂组织方式与形式的重构、高校与企业关系的重构和人才评价的重新定义……这是新工科为人才培养带来的新气象。四年前,天津大学建设了第一个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整合了5个学院15个专业,开展本研贯通培养。如今,像这样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在天津大学已经覆盖了理工类学院的76.5%。
新工科之范
从构建蓝图到获得广泛共识,如今的新工科建设已探索出一条具有示范性经验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之路。在国内,它具有规模适用性,既可整体实施,又可局部借鉴,同时也为国际工程教育提供了“中国方案”。
如今,新工科建设已在宏观体系层面引发了工程教育的系统性改革,在中观模式层面则形成了新工科教育的结构式改革,在微观要素层面构建了包含项目式课程、新形态教学资源、共享新工科实践平台等教育要素的改革。
以未来需求为牵引的交叉融合项目式课程体系已被广泛认同。天津大学创建了10个项目式教学改革建设点,累计建设了170余门项目式课程,开展了三届新工科毕业设计,覆盖65%的理工类学院。与此同时,一大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正加速推进,一大批新工科相关专业蓬勃兴起,各高校在实践探索中也涌现出一大批新工科建设优秀典型案例,呈现百花齐放的可喜格局。
(本报记者 陈建强 刘茜 本报通讯员 刘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