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7月29日 星期六

    系列措施缓解博物馆一票难求,敦煌莫高窟未出现山洪、洞窟坍塌——

    国家文物局回应社会关切

    作者:本报记者 李韵 《光明日报》( 2023年07月29日 05版)

      【权威部门话开局】

      本报北京7月28日电(记者李韵)28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22场,邀请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及其同事,向媒体介绍“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针对媒体提出“部分博物馆出现预约难的情况”,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表示,这个问题国家文物局一直非常关注。他介绍,近期,国家文物局选取了全国45家大中型博物馆,既有国家一级博物馆,也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博物馆,还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博物馆,进行了专项调研。“我们发现,预约难的情况主要集中在一些头部热门大馆,这背后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高品质文化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他也指出,一些“黄牛”抢票、囤票干扰了博物馆正常运营。

      刘洋介绍,针对上述问题,国家文物局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7月14日,印发《关于加强博物馆暑期等节假日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多家博物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优化服务。比如,很多博物馆采取了延长开放时间、提高参观人数限额的措施。故宫博物院和四川博物院专门设立了服务于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快速预约和检票通道,缩短排队时间。很多博物馆出台了专项管理办法,规范社会讲解,禁止在博物馆内开展商业拍摄等活动,优化参观体验。中国国家博物馆近期还联合北京警方对加价倒卖免费门票的“黄牛”进行了专项打击。他表示,下一步,国家文物局还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扩大服务供给,缓解供需矛盾。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增加预约名额等措施,进一步满足观众需求。同时,建立“黑名单”制度,增加恶意抢票、囤票、爽约等行为的成本。

      最近有媒体报道,气候变化正在对敦煌莫高窟产生一些影响,甚至有的媒体援引部分言论,说“湿度飙升、山洪、洞窟塌方已经在发生”。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首先表示:“请大家放心,敦煌莫高窟并不存在媒体报道所说的‘湿度飙升、山洪和洞窟塌方’这一现象。”他介绍,敦煌莫高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文物材质特殊,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敦煌研究院长期持续关注、监测、研究莫高窟所在区域的气候变化。30多年的监测数据表明,莫高窟所在区域年均降水量约40毫米,以小雨和中雨为主,大雨和暴雨仅发生过6次。莫高窟所在区域气候整体呈暖干化趋势。近几十年来,也未发生过洞窟坍塌现象。

      邓超还明确表示,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成效显著。他提供了一组数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文物局批复实施莫高窟本体保护、崖体加固、环境整治等文物保护项目51项。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累计完成86个洞窟整体保护修缮,形成了成套的关键技术体系。具体到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上,一方面,通过薄顶洞窟加固、安装窟门等保护工程,已全面解决雨水渗入洞窟问题,减缓了洞窟内微环境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全方位监测,及时掌握洞窟内温湿度变化情况,据此实施动态开放管理,确保也实现了洞窟内微环境长期处于安全阈值范围内。同时,文物部门与气象部门密切合作,建立健全暴雨洪水预警体系和突发洪水应急指挥平台,提早获知气象变化数据,有效预判突发天气,及时采取应急预案和防护措施。邓超还透露,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指导敦煌研究院修编《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实施《莫高窟壁画彩塑文物保护中长期工作计划》,重点谋划提升莫高窟综合保护能力;实施莫高窟防洪三期工程,降低极端天气下洪水对莫高窟文物本体安全的威胁;加快推进智能窟门建设,提升洞库微环境调控能力。

      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考古司司长闫亚林,交流合作司司长温大严也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并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