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与城市”系列调研行】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如果说水是城市的眼波,多一分水,城市就多一分舒雅和灵动,那么,历史上有“七十二连湖”之称的宁夏银川一定格外盈盈动人。
不过,与江南水乡极致的温婉细腻有所差别,得益于阅尽华夏沧桑的黄河的哺育,银川的美多了些庄重质朴。滔滔黄河奔腾万里,在中华大地上豪放地勾勒出一个“几”字,位于上游“几”字一撇处的银川平原,自古便得黄河灌溉之利,沟渠纵横、湖泊棋布。
在母亲河的滋养和护佑中,今天的银川,又上演着哪些河的故事、渠的故事、湖的故事、水的故事?日前,记者行走在银川,在水的围裹中,真切地触摸流淌在这座城市中生生不息的血脉。
大河长渠,千年流淌润古今
“闸分天上水,工自古人奇。”记者来到位于宁夏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的唐正闸时,只见八孔闸门按照引水计划开启,黄河水在闸下喧腾着打转,流入唐徕渠。从这里开始,黄河水向北奔流70多公里便抵达银川。
作为宁夏引黄灌区最长的一条渠道,唐徕渠开创了引黄河水灌溉的伟大历史。而今天,对银川人而言,唐徕渠的作用不只是润泽农田,这条穿城而过、在市区绵延75公里的千年古渠,早已成为银川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时候就听老人说‘一渠倾半城’,现在我们更是深有体会。银川很多河湖的丰盈,离不开唐徕渠的生态补水。经过多年来全面的整治改造,渠两边的步道和景观也越来越好,宛若一条穿城而过的绿色生态画廊。你看,每天来遛弯的人可不少呢!”沿着唐徕公园这个开放式带状滨水公园一路向前,宁夏唐徕渠管理处灌溉管理科科长李永兵向记者介绍。
黄河把无尽的柔情留给了银川,银川也努力与黄河来一场“双向奔赴”,通过打造更多业态,让宝贵的黄河水发挥更大的价值。
典农河,如一条流动的“玉带”舒缓地从银川城区流过。在典农河陶然水岸码头,一众皮划艇运动爱好者正挥桨破浪。“很多皮划艇爱好者和桨板爱好者一周会来码头很多次。我们将以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契机,计划依托塞上湖城的景观优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优势,大力挖掘利用典农河等水域资源,谋划开展全国赛艇皮划艇俱乐部赛等相关活动,促进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增强城市活力。”银川市体育局副局长马小龙表示。
在银川市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里,文旅产业已启航。绿油油的秧苗迎风舒展,麻鸭在稻田里自在地“散步”,在水田“安家”的螃蟹惬意地“横行”。登上主塔,栩栩如生的巨幅稻田画尽收眼底,环园小火车则为园区增加了几分童趣。虽然是工作日,依然有不少团队和散客陆续来到园区。“稻田边上不远处就是唐徕渠,所以说,我们这里也是黄河水灌溉出的产业。”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负责人赵建文向记者介绍,前不久,稻渔空间“津津乐稻”农耕文化节暨夏季开园主题活动启动,现场的插秧比赛、稻田摸鱼、抓鸭比赛、乡村簸箕宴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参与互动。
“场面特别热闹!这些年,我们推动现代农业和文旅融合,园区年均吸引游客超过20万人次。农旅融合还带动了农民增收,村民把土地流转出去,一亩地流转费加二次分红一年900多元,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在观光园打工,一年少说也能挣个3万元哩!”赵建文说。
新业态蓬勃发展,从历史长河中穿越而来的古文化也依然闪耀着光芒——银川灵武市临河镇,坐落在毛乌素沙地和黄河之间的水洞沟,作为黄河流域唯一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向络绎不绝的游客展示着距今4万年的古人类生存画卷。那生动讲述着过去的历史文化遗产,正绵延向未来……
湖泊湿地,诗情画意惹人醉
数十个成垛的芦苇和蜿蜒曲折的水道“联手”,组成变幻莫测的芦苇迷宫。泛舟其中,只见苇丛摇绿、碧波荡漾,只听鸟鸣其间、流水潺潺,好一幅“百鸟鸣翠啁啾声”的景色,记者忍不住感慨,不愧是鸣翠湖标志性的风景。
“鸣翠湖的美不止于此!”停舟上岸,跟随鸣翠湖公司湿地保护管理站站长黄蕊的脚步,行走在步道上,清新的空气不由分说地钻进鼻孔,沁人心脾。再抬眼时,已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诗意画面,一些荷花急不可待地钻出,成为塞上江南一景的同时,也自由地感受着塞上江南的美。
“鸣翠湖8000亩的水域、近2000亩的绿地,调节着小气候,这是缩微的塞上江南盆景,不仅保存了原有的自然风貌,也为鸟类资源和水生动植物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黄蕊笑着说,“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鸣翠湖的鸟类有9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还有白琵鹭、大白鹭、苍鹭、夜鹭、斑嘴鸭、燕鸥等50多种定期栖息的鸟类。”
不过,作为银川历史上“七十二连湖”中明代“长湖”水域核心部分的鸣翠湖,也曾有过黯淡时刻。“北湖那片水域,早前有荒地、鱼塘。为加大鸣翠湖湿地保护力度,银川开展保护性建设,1999年开始筹建鸣翠湖公园。也是从那时开始,经过退塘还湖、湖泊清淤、恢复植被等,鸣翠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黄蕊还记得,2011年,鸣翠湖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是西部地区及黄河流域第一家被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
鸣翠湖的嬗变,是一个缩影。从青藏高原一路逶迤东进,黄河出黑山峡后逶迤缓行,在贺兰山东麓的洪积扇地区,留下众多湖沼湿地,让银川自古以来就处在“七十二连湖”的环抱中。明清时期,“月湖夕照”“汉渠春涨”“连湖渔歌”“南塘雨霁”等美景,成为当时西北盛景。
银川市水务局局长董建华介绍,20世纪银川市湿地面积超过80万亩,湖泊数百个。后来由于人口增加、城市扩张、围湖造田、填湖盖楼等原因,到本世纪初,银川的湖泊湿地由原来的6.7万公顷锐减到1.2万公顷,城内外1000亩左右的天然湖泊只剩下10来个,而且不少湖泊彼此之间不再连通,甚至相隔甚远,不仅称不上“连湖”,还呈现出水源枯竭、灌排不畅、生态退化的态势。
痛定思痛,为重塑“塞上湖城”风采,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银川人遵循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大力开展退田(塘)还湖、河湖连通、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修复、湿地管理等项目建设。目前,银川市区湿地率达到10.65%,湿地保护率达到85%。建成的典农河工程接引银川平原10余条沟道,连接阅海、七子湖、华雁湖等10余个重要湿地,修复水系32公里,形成水域面积1700多公顷,成为城市重要的风景线。
“近年来,我们实施滨河水系净化湿地扩整连通工程,连通黄河湿地公园、滨河湿地公园、长河湾湿地3处原有湿地,新建5处人工湿地。”董建华说。
河湖再次连通,银川的湖泊湿地活起来、动起来。在采访中记者得知,2018年,银川获评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这是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一个处在西部干旱地区的内陆城市,能获得这样的荣誉,可见塞上湖城的魅力。当记者置于身鸣翠湖、阅海湖、宝湖等如诗如画的风景中,更觉塞上湖城名不虚传。
“万顷清波映夕阳,晚风时骤漾晴光。”当年,朱元璋十六子朱栴曾在银川写下大量抒写湖泊湿地景致的诗文。料想,如若朱栴看到今日银川那连片的湖泊、那如银镜般的波光、那镶嵌在城市中的绿意,一定会动情挥墨,吟出更多绝妙诗赋。
惜水节水,产业发展高质量
在位于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各个车间忙碌着,提纯、切割、打磨……这家主营蓝宝石晶体、光学材料等研发制造的公司,有一个车间极为特别——没什么工作人员,只有几个白色“大桶”和纵横交错的管道,设备发出的“呼呼”声提醒着记者,这里在进行着作业。
“这是我们的二次利用设备,用于处理衬底加工项目产生的废水,污水进、中水出,处理完的水可以二次利用。设备去年9月投用到现在,已经生产了18万立方米水,目前公司能利用中水的设备全都用上了,节省了不少水资源。”银川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设备工程部负责人王国强告诉记者。
为何要想尽办法利用好每一滴水?王国强解释说,在银川,以水定产是硬约束,用水量是硬杠杠,“水务部门给我们确权的用水量是每年22万立方米,但随着这两年公司规模逐渐扩大,实际用水需求越来越大。我们除了在水权交易市场购买用水权指标,更要做好节水工作”。
银川的水资源并不充沛。宁夏是全国水资源最匮乏的地区之一,作为首府的银川,年平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水资源主要是黄河过境水和地下水,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960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5,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懂惜水节水的意义。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的银川,正在以更大的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贺兰山下,位于银川市西夏区的志辉源石酒庄的葡萄种植园里,一排排葡萄长势正盛。葡萄叶下,细长的黑色管道向前延伸。“我们这3000亩葡萄的灌溉方式以滴灌为主,水源是黄河水,每亩地每年用多少水是有定额的。滴头的水滴得慢,出水均匀、地面蒸发水量小,相较传统的大水灌溉能节水30%~50%,增产10%~30%。”志辉源石酒庄办公室副主任李晓芳介绍。
据了解,经过测算,目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每年可节水2750万立方米。荒滩戈壁、废弃矿坑化身葡萄长廊,成为生态屏障,这背后,离不开高效节水。“近年来,银川市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严守水资源总量控制红线,不断加强水资源管理。”董建华表示。
在水资源的约束下,银川的产业布局也在发生变化,高耗水的发展模式被摒弃。“银川正‘一产一策’项目化推动产业群链发展,全力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葡萄酒之都、中国新硅都、新型储能电池制造基地、智能终端材料和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枸杞精深加工基地、高端奶产业基地、‘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基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银川市发改委产业发展科科长纳颖杰表示。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韦蟾写下这样的诗句。时光流转,而今,在奔腾的大河中,在流淌的长渠中,在澄碧的湖泊中,在诗意的湿地中,在节水护水惜水爱水的浸润中,“城在湖中城愈美,湖在城中湖更秀”的塞上湖城,不负千年盛名!
(本报记者 陈 晨 王建宏 张文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