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调研行】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2022年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这为提振全社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江苏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企业家在新征程上坚持把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作为干事创业的风向标,拿出眺望“最高峰”的眼界、勇闯“无人区”的锐气、战胜“不可能”的韧劲,让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不仅成为一种目标追求,也成为一种精神气质。调研发现,“四敢”激发了江苏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企业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注入了强劲动能。
以“四敢”担当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四敢”是准则也是理念,重在实践,重在贯彻落实。当前,江苏各地各部门根据中央和省委精神,拿出务实举措积极推动“四敢”落地生根。
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让干部敢为。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激励干部敢为,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近年来,江苏省委始终坚持“让敢为的干部受重用”的鲜明导向,大力选拔善于攻坚、善于创新、勤勉廉洁、默默耕耘的愿为能为有为干部,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对敢为善为者给予鼓励和支持,对成功者给予褒奖和激励,对挫折给予理解和宽容,让广大党员干部放开手脚、干事创业。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各地积极跟进推动干部敢为。南京部署开展“五拼五比晒五榜·勠力同心促发展”竞赛活动,分批选派年轻干部到重大项目、产业招商、市场服务等一线磨砺。泰州坚决破除“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不良现象,坚决为干事创业者遮风挡雨、保护“后背”。宿迁启动实施“宿新锐”培养计划,选派年轻干部奔赴改革发展一线,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进行锻炼,激励干部提升能力本领。南通市崇川区实施“紫琅干将”工程,以培树“紫琅干将”为抓手,通过“铸魂引跑”“淬炼领跑”“护航助跑”“激励竞跑”四大行动,激励全区上下争当干部敢为的“奋进者”。
让干部敢为离不开为尽职尽责者撑腰鼓劲。2018年,江苏就出台了《江苏省进一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办法》,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形成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允许创新有偏差、但不允许墨守成规,允许担当有过失、但不允许敷衍塞责的鲜明导向,释放了鼓励干部敢为的强烈信号。随后,各地纷纷细化落实。比如,靖江据此细化出台《容错裁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精准了解基层干部的担心顾虑,掌握影响干事创业的症结难点,提出10种可予容错的具体情形,让干部敢为无后顾之忧。
营造“抢抓”“奋进”的浓厚氛围,让地方敢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江苏的鲜明特质。近年来,江苏不断推动简政放权清障减负,为地方敢闯赋能助力。深入推动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提升基层集中高效审批、强化监管服务、综合行政执法的效能。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鼓励各地创造性抓落实开展工作。持续为基层赋能减负,精简文山会海考评创建,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让基层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推动发展。
用贴心服务帮助企业争取海外市场订单,体现了江苏地方政府敢闯敢为的信心和气魄。苏州打响团组包机“第一枪”,组织包机赴日本、欧洲招商,达成18.6亿美元意向投资额;南京市组建了268个商务团组,赴境外洽谈合作。南通市、无锡市组织经贸团队飞往日本,开展一系列具有针对性、高精度的经贸招商活动。盐城市组织多批次经贸代表团,赴韩国、日本等国开展招商,有力推动投资、贸易等领域合作。2023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多地就召开“新春第一会”,铆足干劲、抢抓先机。
敢闯的态度和劲头激发江苏大地创新创造的无限活力。2023年1月,苏州市委以1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中共苏州市委关于推进“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作出引领示范的意见》,支持和鼓励各县级市(区)创造性开展工作。同时,理清市区两级职能,推动市级权限应放尽放、能放则放,最大限度为地方减负赋能,让地方敢“闯”。常州大力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泰州积极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徐州聚力打造“三中心一枢纽一高地”,盐城全力推进工业强市高质量发展。这些都是江苏大地上以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的方式展现敢闯劲头的鲜活实践。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让企业敢干。企业是促进经济运行的细胞,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保护市场主体,必须推动企业敢干,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这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彰显社会活力的重要标尺。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敢干的重要支撑要素,推动企业家敢干,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江苏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制定出台《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优化提升政府服务、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让企业放手大胆地干。在这些政策的指引下,江苏各地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优化“产业链+法律”服务,不断完善审批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瞄准企业差异化需求,完善全周期服务,助力企业脱困。苏州建立企业家月度座谈、企业大走访等工作机制,泰州开展领导干部“千企大走访活动”,聘请100名企业家作为营商环境观察员,建立问题反映直通车,坚决消除企业顾虑。镇江市润州区设立“项目招引党员先锋岗”“项目建设红色店小二”,常态开展全程跟踪、帮办服务,做优“润州最滋润”营商环境,助力产业强市“一号战略”。
让企业敢干,必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帮助企业家稳预期、提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企业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江苏省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精神,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旗帜鲜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积极推动“两个健康”落实落地,给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已经举办三届的江苏发展大会,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进一步坚定企业来苏投资创业、创新发展的信心。在一系列得力举措的引导下,江苏的企业保持敢干的精神势头,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坚定走实业报国之路。
激发群众创造潜力,鼓励群众敢首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释放人民群众的创造潜力、创新智慧。创新创业是群众敢首创的最直接标识。近年来,江苏不断完善富民创业贷款、创业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大力支持群众创新创业。同时,全面实施“科技改革30条”,探索构建激励创新宽容失败机制,让科研人员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开展自主创新。推动群众敢首创,必须了解群众需求。江苏省委专门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积极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汇聚人民群众的好想法好建议,让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潜力、创新智慧更好释放出来。
南京、常州、连云港等地拿出一系列引才礼包,为求职应聘、就业创业青年人才提供优质住宿服务。苏州创建“留创园”,为留学回国人员提供创新创业平台载体,打造青年人才“归谷”,实现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镇江构建青年人才全链条服务体系建设,打好系列组合拳,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来镇、回镇、留镇。中以常州创新园立足中以创新合作国家战略,聚力优化“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工作机制,持续推动“龙城英才计划”,结合中以创新创业人才需求不断优化升级,深化推进青年创新人才建设。这些都传递出江苏广大人民群众在新征程上“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当然,调研中我们也感到,在贯彻落实“四敢”的过程中,江苏还面临一些影响制约因素。比如,少数党员干部面对“敢为”仍有顾虑,一些中小企业“敢干”面临融资难等问题,地方“敢闯”在部分领域面临如何协同发力的问题,群众“敢首创”的氛围还不够浓厚,等等。
以“四敢”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启迪
江苏坚持以“四敢”担当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全社会一心一意促发展、百折不挠向复兴的澎湃动力,以实际行动作出了江苏探索。这给我们带来了重要启迪。
“四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备特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面对新征程上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需要大力弘扬“四敢”,吹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江苏坚持“让敢为的干部受重用”的鲜明导向,大力选拔善于攻坚、善于创新、勤勉廉洁、默默耕耘的愿为能为有为干部,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全面激发广大干部干事担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激情活力。“地方敢闯”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无论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还是“自费办开发区”,江苏在“地方敢闯”上有着深厚的传统,并进行了生动实践。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创新创造,以恒心办恒业,以匠心谋发展。江苏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推动一批企业深耕江苏市场、谋求更大发展,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国家之本在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发展的力量源泉。江苏全力支持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探索实践,创出更多行业新业态,打开更多发展新天地,以群众敢首创为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
“四敢”必须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四敢”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布局,是对全社会的要求,体现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新思维,涵盖了各级领导干部、地方政府、各类市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其中,“干部敢为”是基础。只有干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才能在全社会释放积极向上的信号,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敢闯”是支撑。只有各地大胆试大胆闯、改革创新,才能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让政策落地见效。“企业敢干”是动力。只有企业敢干,才能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让社会充满活力。“群众敢首创”是源泉。只有激发群众的智慧,才能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因此,贯彻落实“四敢”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协同发力、一以贯之,注重系统谋划、综合施策。
“四敢”展现的既是精气神也是方法论。高质量发展需要凝神聚气,“四敢”能够有效提振全社会干事创业精气神,以形成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敢为人先的改革胆识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江苏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改革创新上大胆探索突破,将干部的担当作为、地方的创新探索、市场主体的积极进取、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激发出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精神之源。同时,“四敢”也蕴含着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考验与惊涛骇浪,躺平没有出路,等待没有前途,躺赢没有可能。只有不断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才能赢得未来,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争先进位,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呈现创新奔涌、活力纷呈的中国式现代化现实图景。
“四敢”的落脚点在于为发展赋能、为人民造福。纵观世界历史,一个现代化国家不仅需要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更需要经济质量的提升和民生福祉的增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只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也才是真正有“含金量”的高质量发展。江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富民创业贷款、创业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充分释放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智慧和力量,大力支持群众创新创业,探索构建激励创新宽容失败机制,用心用情用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而为发展赋能,为人民代言。
以“四敢”担当汇聚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时刻,必须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努力将敢为、敢干、敢闯、敢首创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实际成果。
树牢“四敢”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先进,行动上才能先行。只有先解决“想不想”“愿不愿”的问题,才能解决“敢不敢”的问题。如果只想四平八稳,只会按部就班,就很难跟上形势、有所作为。要把激发“想为”的意识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专题学习教育、组织大讨论大研讨等各种方法和主题教育、舆论宣传、谈心谈话等多种途径,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特别是要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树牢担当精神、增强有为意识,摒弃只求“无过”,不求“有功”的懈怠心理,正确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自觉投身到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之中,以激发敢为的主观自觉。督促“一把手”主动担当起来,让其发挥激发干部敢为善为的主观能动性,以顽强不懈的奋斗意志和敢于进取的实际行动,敢作敢为、善作善成。引导企业家树立战略眼光,树牢敢为人先的意识,积蓄敢闯敢拼、挺膺担当的向上力量,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企业家。
鼓足“四敢”勇气。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敢为既需要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底气,也需要不怕挫折、敢于碰硬的勇气。这种勇气首先需要干部、群众和企业家敢于直面问题,勇于破解难题,在挫折面前不屈服,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危险面前不怯懦,能以坚如磐石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彰显争一流、做标杆、敢引领的主动精神。为干事者撑腰鼓劲是最贴心的激励,也是让干部敢为的最好保障。坚决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进一步细化责任判别和认定的标准,明确界定容错范围,从标准、细则等方面入手,以明晰的量化标准对可容之“错”作出科学、精细、准确的界定。通过媒体宣传、学习培训、日常学习等途径,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和权力观,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成与败。健全澄清正名机制,严肃查处诬告陷害、打击报复行为,切实为干部撑腰助力,鼓足干事创业的勇气。
涵养“四敢”作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勤劳是中国劳动人民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华民族最传统的禀赋。无论是干部群众,还是企业家,勤奋务实地干始终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想在各自领域有所作为,就必须勤勉敬业。干部要靠干立身。好干部20字标准,勤政务实是重要一条。要引导干部体悟“政如农工,不勤无以成事”的真谛,看到勤勉既是党的宗旨的基本要求,也是好干部的重要标准,自觉坚持以勤为先,坚决克服“慵懒散”习气。特别是要多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运用“大数据+铁脚板”的办法,深入生产生活一线,了解群众真实意愿,关注群众真实期盼,尽力破解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现实难题。引导企业家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攻坚克难、开拓市场,攀登事业巅峰,特别是要引导青年企业家以勤奋之风貌闯出新天地。引导广大群众坚信“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主动作为、奋力拼搏。
提高“四敢”本领。敢为既离不开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还需要巧为善为的方法,提高能为善为的本领素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必须提高学习能力、练就“高强本领”,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在解决愿为想为的前提下,要着力提升敢为善为的能力,引导干部、群众和企业家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针对知识“短板”、能力空白、经验盲区,加强学习培训,做到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要强化专业训练,建立“发展点题——干部破题”的培训机制,加大专业化培训频度和深度,加快专业知识更新步伐。强化实践锻炼,实行年轻干部培养计划,选派干部到招商引才一线、项目服务一线、乡村振兴一线、重点攻坚一线、助企惠企一线摔打磨炼,推动干部在实践实战中开阔眼界思路、增强敢为本领。强化帮带教练,通过“以强带弱”“以老带新”“以精带疏”,进行结对帮带、跟踪指导、持续问效,帮促干部接好事业棒、提升能力值、展现新作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开展常态化、多元化、系统化培训,增强实战性和实效性,帮助干部、群众和企业家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作者: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夏锦文、陈朋、孙运宏、梁剑、詹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