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的理论课结束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师范专业的沈培灿再次来到行知楼,独自一人在教室里模拟着无声课堂,为实训课做准备。
“以前以为上课很简单,老师站在讲台上把知识点讲清楚就可以了。”当天下午,沈培灿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写着板书。经过“暑期小学期”的锻炼,他的认知发生了变化:“现在我才明白上好一堂课绝非易事,想‘站好讲台’需要做大量准备工作。通过中学名师的培训,我开始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个暑假,安徽师范大学探索“小学期”制,为全校二、三年级师范类本科生和学科教学方向教育硕士量身定制实战课。学校在全国范围内精心选聘了首批126位暑期小学期特聘教授,言传身教对师范生进行实战训练。
小学期撬动大改革
“我最大的收获是从学生学习思维到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无论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还是教姿教态,都得到了中学名师的言传身教,让我的教师技能有了质的提升。”2021级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学生韦绮雯对这样“走出书本,走进课堂,与中学名师对话”的实训课充满感激。
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作为安徽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母机”,安徽师范大学始终聚焦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培育优质师资人才,通过实施“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围绕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着力打造金牌教练、金牌教案、金牌师范生“三金”工程,而开设“暑期小学期”这项创举就是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一环。
经过精心谋划,学校向来自全国的126位首批特聘教授颁发聘书,聘请他们利用暑假时间,带领学校2576名二、三年级师范类本科生和学科教学方向教育硕士开展教育教学实战训练。
本次选聘的特聘教授,有的是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一线教学名师和金牌奥赛教练,有的是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等一流高校的著名学者。“这些名师们有着深厚的教育情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突出的工作业绩,会成为师范生们最优良的实战导师。”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国家教学名师阮成武教授说。
“通过选聘一线教学名师对学生进行手把手实践教学指导,安排课程与教学论方向教师跟堂学习进修,双通道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而全面构建高质量的师范教育体系和教师培训体系,力争实现安师大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能达到省级示范中学教师平均水平这个具体目标。”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崔光磊介绍。
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
安徽省地理特级教师方小培寥寥数笔,手绘出中国地图;舒城中学高级教师陶善东利用几何教学提问环节,引导学生理解“课堂不是灌水而是点火,要用守拙和留白的技巧努力启发学生”;青岛二中二级教授高保卫讲授“议题式”教学法,创设真实情境,启发学生抓住政治教学里的关键“议题”,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淮南二中高级教师殷玉慧与曾经的学生重逢在大学课堂,师生之间一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和温暖的拥抱,深情诠释了教育传承的意义……
除了名师教学示范课,教学实训与名师讲座也以课堂翻转的形式锻炼提升了学生们的教学功底。实训课采用“校内专业课教师+校外中学名师”双导师把关制,每一名学生都要备课试讲,并由同学互评、双导师点评。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赵春雨非常认可这种模式:“大学老师在授课中更多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中学老师的课堂上有丰富的授课经验,更清楚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和怎样去运用。”
“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感谢金牌老师们和导师们一直以来的指导和陪伴,是你们的鼓励让我敢于走上讲台将历史娓娓道来,我会不断磨炼自己,向优秀的老师们同学们看齐。”这是2021级历史学(师范)专业同学王施琦在朋友圈写下的一段话,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一位师范生的成长心迹。
重帮扶,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
在安徽师范大学暑期小学期的课堂上,听课的不仅有在校学生,还有学校对口帮扶的中学教师,以及闻讯赶来“蹭课”的教师校友。
期末之前,学校对所有帮扶学校发出邀请函,组织乡村教师走进大学课堂,与在校师范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61名帮扶学校的教师重回课堂,与师范生一起经历为期一个月的观摩学习。
“安徽师范大学在暑假增设小学期为我们在职提升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感谢安徽师范大学搭建的平台,让我们零距离学习名校教师同仁的教学经验,这对我们而言也是一种教学相长。”蒙城六中老师陆旭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暑期小学期的整体设计力争做到站位高、目标明、落点实。作为拥有近百年校史的师范类院校,我们有义务更有能力扛起基础教育振兴的大旗,率先在全国推动这项师范生培养改革,抓好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打造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安徽样板。”安徽师范大学校长李亚栋说。
(本报记者 常河 本报通讯员 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