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政务服务是展示营商环境的“第一窗口”。今年是我从事政务服务管理工作的第9年,都说“改革没有局外人”,我一路亲历了路桥“放管服”改革向“深水区”不断挺进的过程,见证了路桥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我和政务服务结缘最早可追溯到2010年。当时,我还在建设窗口从事房屋登记工作,每到年底,房屋抵押登记业务都会迎来一个高峰期。为了缩短融资周期、加快抵押贷款放款,企业、群众一直对“事好不好办、办得快不快”反响特别强烈,这段经历让我感触颇深。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努力让政务服务更“好办”更“快办”,理应是基本要求。在这一点上,后来我和我的同事,一直秉持着这个初心和目标。
如今,路桥区的抵押登记业务通过“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理新模式,早已迈向“不用跑”的高效时代。全区1423项政务事项,1120项实现即办,平均办结时限也从法定的30.64天压缩到目前承诺的2.35天。
回想2014年我换岗之时,也正值“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火热之际,上承办事大厅“一站式”服务建设,下启“最多跑一次”改革。改革正当时,我们在并联、容缺、承诺等审批方式和机制上逐年探索创新,多点“开花”。政务服务从最初的“物理集成”逐渐引发链式“化学反应”。可见的变化是办事大厅窗口数从134个减少到了74个,实现了“一窗通办”;可感的变化是跑一次成为常态,企业从开办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的重要阶段,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企业、群众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办事更舒心、更爽心。
巧合的是,今年浙江政务服务App“浙里办”也走过了9个年头。2021年,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已经成为路桥营商环境的一张“金名片”。网上办、掌上办目前不仅“能办”,而且“易办”,1809项“一网通办”事项中的两千多份办事材料实现全网共享,如今,需要复印的材料越来越少,企业、群众线上自助办件占比超过50%。与此同时,线下实体办事大厅也正朝着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不断迭代,“去中心化”“去窗口化”成了我们探讨的新趋势。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没有完成时。在常规政务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基础上,路桥再一次选择刀刃向内,转而直面问题、解决难题。去年以来,随着亲清政商关系“1187”体系的构建,通过一套闭环式的制度保障体系,一个透明化的问题解决机制,使得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得到了合理规范和控制。“1187”体系不断取信于企业,彰显强大威力,不断发挥价值。近段时间,有的企业遇到问题后,到我们办事大厅窗口咨询“1187”平台,现场直接上报问题,这是积极的变化。“企业办事不求人,不找关系找平台”正悄然成风,更标志着路桥营商环境的改革全面进入新阶段。
(本报记者刘华东、陆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