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早在8000年前,中华民族就已经在阜新大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查海文化。在查海,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8000年的“龙图腾”和查海玉器,记录了中华文明北方起源的足迹,阜新也因此被考古学界誉为“玉龙故乡 文明发端”。
7月15—17日,以“八千年西辽河文明之光”为主题的首届查海论坛在阜新举办,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查海遗址所代表的西辽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多元一体进程中的学术价值和地位展开深入讨论,围绕查海遗址群的考古发掘研究、文化内涵阐释和保护利用等议题建言献策。查海遗址群作为中华悠久文明起源的见证,成为阜新城市文化的“金名片”。
查海遗址 玉龙故乡
查海遗址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北查海村西南约2.5千米的向阳台地上,发现于1982年文物普查期间,现存面积约12500多平方米。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86—1994年对查海遗址进行了7次考古发掘,已发掘面积7800余平方米,挖掘房址55座、室内窖穴23个、室外窖穴37个、居室墓6座、中心墓葬10座、壕沟2段和龙形堆石等遗迹;出土完整和可修复陶器1177件、石器2411件、玉器44件,以及大量的陶器残片、动物遗骨和植物碳化物等,经碳十四测定并加树轮校正,遗址年代距今约8000年,是我国北方西辽河流域发现年代较早、保存完整、文化内涵丰富的一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聚落遗址。
查海遗址的丰富文化内涵是远古先民的智慧结晶和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集中体现,是8000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文明进程的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因而这一时期又被考古学界称为“查海时代”。查海人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烧制陶器、建造房屋、重视丧葬,过着农耕定居的生活。查海人将崇拜的龙图腾形象塑在陶器上,并用石块将其摆塑在聚落中央,被称为“中华万年龙”;他们熟练地识别、加工、使用玉器,并且将玉器佩戴和随葬,查海玉器展现了历史悠久的玉文化渊源。
以查海遗址为中心,周边有5处(查海、他尺西沟、贾家沟西、程家梁、朝力马遗址)类型相同的遗址,构成了查海文化遗址群,出土“中华万年龙”、查海玉器等珍贵文物,见证了中国北方以黍粟为代表的旱作农业起源,引起国内外考古界的高度关注,被苏秉琦先生称为“玉龙故乡 文明发端”。红山文化研究专家郭大顺先生多次表示,查海文化是红山文化重要的源头之一。这表明,以查海文化遗址群为代表的辽河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发端地位,对查海遗址群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及阜新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孕育悠远龙文化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传统农耕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文化是源流久远、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之一,已深深地根植于民族的记忆中。考古发现,辽河流域8000年查海文化孕育了“龙崇拜”,是辽河流域原始文明的“龙头”,也是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
1982年,辽宁省考古工作者在阜新查海地区发现了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早期重要文化遗址。1986—1994年,查海遗址先后经过7次科学严谨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条近20米长的查海先民堆塑的龙形堆石,在考古界引起轰动。
考古人员发现的龙形堆石属于摆塑型龙,位于聚落中心墓区的北部,是人工采用红褐色玄武岩自然石块堆摆而成,这条龙长19.7米,宽1.8—2米,龙头、龙颈、龙体、龙鳞、龙爪、龙尾等摆放分明,石块排列有序,龙的前身宽大,石块较多、较厚,身体前部下方用石块堆砌出像足又像云雾的衬托物,由头自身体向尾部逐渐变薄、变少,尾部更加松散细小,头朝西南,尾向东北,昂首、张嘴、屈身、弓背,尾部若隐若现,呈现巨龙腾飞之感。
此外,考古人员在查海遗址还发现了类龙纹陶片两件,皆为夹砂红褐陶贴塑泥条,饰窝点纹为鳞。这两件龙纹陶片都采用浮雕手法,一为蜷曲的尾部,一为盘旋的龙体,其形象和纹饰,都已具备中国古代龙形象的基本特征。
查海龙的起源与诞生并非偶然。龙形堆石位于聚落中心,这里是先民集会、祭祀的“圣地”,属于查海聚落的“标志性建筑”。龙形堆石的大型龙体是查海部落的标志,展现出强大的部落形象。此后先民再将被征服部落图腾的一部分加入龙图腾之中,逐渐形成了拥有驼头、鹿角、鹰爪、鲤身等元素的龙图腾。这也是查海部落“蛇—大蛇—龙—图腾龙神”的形成与演变过程,真实再现了传统文化中常见的龙图腾的形成过程。
挖掘八千年玉文化
拂开一层层厚土,古朴素雅的玉玦静静地讲述着历史的变迁。8000年前的查海先民,在这里第一次加工和使用玉器,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文明。
1989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对查海玉器进行鉴定,得出结论:“系出土自我国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公元前第六个千纪的辽宁阜新查海。共出土8件玉器,经研究全是真玉,而且出自不止一块玉料,说明查海玉人鉴别玉料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已经脱离用玉初期真假玉混杂鉴别不清的阶段。”可见查海人识真玉之早,能力之强。
查海玉器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了8000年历程,它的社会功能超越一般的装饰品,在古代成为统治阶层“德”和“礼”的象征。先民对玉料的鉴别、采集和加工集中体现了查海文化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和思想意识,是社会开始分化的表现。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非常重视查海玉器的发现,他认为:“查海玉器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对玉材的认识,二是对玉的专业化加工,三是对玉的专用。社会分工导致社会分化,所以是文明的起步。”
查海遗址共计出土玉匕13件,其中7号房址居室墓出土大、中、小三对玉匕;玉玦7件,其中一副出土于43号房址内的居室墓主人头部两侧。综合兴隆洼居室墓出土的玉匕和玉玦、锡本包楞墓玉匕等来判断,这些墓葬的陪葬品不多,墓主人随葬玉匕、玉玦可能不是为了显示财富,据此分析查海玉器已初显“德”和“礼”的社会功能萌芽。
古老的玦饰群出现在距今7000—8000年前,大约分布在北纬40—50度,以辽宁西部为中心地区。辽河流域兴隆洼、白音察汗等遗址先后有玉玦出土,尤以拥有8000年历史的查海文化领先。查海玉玦、玉环、玉柱(玉管)上从孔缘向外锯开一个豁口,共出土7件,年代之早、数量之多、功用特定、形制规范等特点使其成为玦文化的代表,影响深远。
玉玦广泛地分布在东北亚各地,形成了“玦文化圈”。玦文化由西辽河流域查海文化起源,依河流向外扩散传播,到达东南海岸线再沿着海岸线传播并在众多的河流入海口逆河流而上,传播到靠近海岸线的东北亚各地。西辽河流域查海玉玦闪烁着文明的火花,影响力遍及东北亚各地。
8000年查海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是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格局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查海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文化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作者:李井岩 佘锐 冯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