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
“注入34960次实验数据,内含离子数812413个……”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反复核查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着的各种数据。
“我们正在给原子核‘称重’!这个过程像捕鱼——提前布置好渔网,耐心等待鱼儿进网。”见记者面露疑惑,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副研究员颜鑫亮进一步解释,“测试仪器中的碳膜就像渔网,离子穿过后,有一定概率产生信号。等离子在储存环中飞行400圈左右,测量就结束了。”
“这项工作是物理学界的难题,我们攻关了近10年!测量的原子核寿命仅有100毫秒,一眨眼就衰变,因此‘称重’设备至关重要。”一旁的研究员王猛告诉记者,“传统的测量方法,只能获得离子飞行时间,我们做了个加法——在储存环新增了两个飞行时间探测器,以精确获得每个离子的磁刚度和轨道长度信息,把‘天平’升级成了‘超级天平’。”
“前不久,我们用‘超级天平’测出12个高精度短寿命原子核的质量,这对发现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探索元素起源,意义重大。”王猛自豪地说。
(本报记者 崔兴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