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各方力量,强化协作配合,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农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坚持创新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坚持创新,就是要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坚持理论创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将所思、所想、所得转化为做好“三农”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用扎根中国沃土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坚持制度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发动广大党员群众,构建新型乡村治理格局,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坚持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第一产业围绕良种繁育、节水灌溉、土壤改良、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等持续用力,第二产业围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绿色食品制造等精准发力,第三产业围绕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智慧物流、乡村特色餐饮等靶向聚力,推动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坚持文化创新,立足本乡村文化特色、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特色文旅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坚持协调发展,突破乡村振兴瓶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调发展,就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城市和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进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乡村既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又要挖掘优秀乡土文化资源,讲好乡土故事,留得住乡愁,望得见远方。挖掘具有乡土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而形成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坚持乡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既要推动经济发展,又要促进社会进步,围绕乡村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多方发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乡村教育领域,不断提升农村教育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更多农村学子实现梦想。围绕村民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政府通过提供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招聘等方式,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切实解决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就业问题。围绕乡村医疗,不断优化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构建万千农民群众健康“第一道屏障”。围绕村民养老,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让村民“老有所养”。
坚持绿色发展,提高乡村生态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进绿色生产方式、构筑乡村绿色空间格局。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广绿色生活理念,增强村民环保意识,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鼓励村民发扬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调动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依照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回收的原则,减少对生产生活资料的消耗,发展集约化经济,将农村生产生活废物加以循环利用,同时,依据环境承载力、人口密度等科学布局农村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绿色集约农业,让“绿色颜值”实实在在点亮“生态价值”,鼓起村民的“钱袋子”。“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构筑乡村绿色空间格局,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在人居环境提升上下大功夫。
坚持开放发展,开拓乡村振兴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主动开放、双向开放、公平开放、全面开放和共赢开放。坚持主动开放,乡村应敞开开放之门,不断优化农村营商环境,推动优质农产品出口,培育畅销海外的农产品品牌。坚持双向开放,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一方面注重吸收国外农村发展先进经验,引进先进技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积极推广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经验,加强境外农业合作园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加强内外联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坚持公平开放,构建公平竞争的农村内外资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提供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中外资企业进驻农村,助力乡村振兴。坚持全面开放,推进世界范围内乡村振兴的国际协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乡村振兴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开拓乡村振兴新空间。
坚持共享发展,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与渐进共享。坚持全民共享,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对乡村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共享发展一方面要补齐乡村民生领域存在的诸多短板,切实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促进村民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创造和维护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让每个村民通过努力都有成功机会。坚持共建共享,发挥村民首创精神,尊重村民主体地位,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村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坚实基础。鼓励村民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在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上下功夫,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坚持渐进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我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各乡村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要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立足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这个最大的实际,设计循序渐进的共享政策和制度安排,砥砺奋进,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作者:包明齐,系内蒙古西部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河套学院经济管理系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