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工作坊在线举办。10位国内外影视机构负责人、知名导演、专家学者作为工作坊授课嘉宾,和来自党政机关、重点高校、媒体机构、我驻外使领馆等各领域一万余名学员展开理论探讨,总结实践经验,共同探索中国影像如何用世界语态讲好中国故事,引发强烈反响。
一次“双视角、多维度”的国际传播新探索
如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海外受众对中国模式、中国速度、中国智慧的兴趣与日俱增。他们希望了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观察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感受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状态。而纪实影像作为一种聚焦真实生活的视听表达方式,具有独特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是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
把握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是当前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关键。在授课方式上,工作坊将国际、国内视角相结合,总结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的好经验、好做法。比如,英国知名导演柯文思以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为例,从国际视角讲述什么是中国脱贫攻坚故事、西方受众愿意接受怎样的中国脱贫攻坚故事、怎样对西方受众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上海广播电视台制片人韩蕾则以中国创作者的视角对柯文思讲授的内容进行再阐释、再发挥,让参加培训的学员以融通中外的视角观察、了解、学习向海外受众讲述中国故事的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说,本次工作坊秉持“用世界的语态说好中国故事”的理念,不仅做好“从世界到本土”,以中国观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本土化创作,也要做好“从本土到世界”,通过更加自然亲切的表达方式来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共鸣。全面客观地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不仅需要“自述”,也需要“他述”,中外联合创作可以激发创作者的思维火花,给观众带来更全的视角与更广的视野。
一次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的生动结合
此次主办方设置授课内容时既深入揭示国际传播普遍规律,也对具体案例进行生动说明;既有纪录片制播经验总结,也对短视频创作规律深入剖析,还设立互动交流环节,使广大学员对“新时代中国故事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形成了深刻认识。
2021年短视频《新中国之歌》走红网络,浏览量上亿人次,传播至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取得现象级传播效果。该片指导老师、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高级讲师奥黛·阿瓦迪亚在授课中分析该片缘何成功时表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文化差异,但也有很多共同点。我们应在作品和观众中间寻求最大公约数,以引发观众情感共振。“《新中国之歌》讲述城市被轰炸后,一群热血青年决定做些什么,让民众团结起来,抵制侵略。这个想法不论是外国观众,还是中国观众都能理解。”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秦瑜明在授课中进一步分析,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以共情传播实现价值共享。对于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挑战、难题和困境,中国的独特回应就是国际观众的兴趣所在。
授课嘉宾和学员们共同认为,长短视频各有其独特优势,但都应该抓住这种情感共通处、情绪契合点,把我们想讲的和海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将心比心,才能拉近情感距离,增强价值认同,使文化差异转化为文化理解。
工作坊十分重视短视频和移动端的价值。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田维钢表示,“短视频时长短、传播效率高,且更加直观有趣,可以将抽象的中国话语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中国故事,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积极构建立体国际传播新格局
随着立体国际传播新格局的不断完善,全社会参与国际传播工作的热情高涨。以此次工作坊为例,报名人数总计10019人。在纵向上,报名单位涵盖了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机关单位;在横向上,既有文化宣传单位,也有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医疗卫生等机构,呈现出跨行业、跨领域特性。很多单位集中组织报名,将工作坊作为本单位国际传播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国际受众既想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成就,也想搞清楚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背后之因。国内有讲好这些故事的热情,但缺乏相应经验和方法。微信公众号“明叔杂谈”负责人明金维认为:“本次工作坊吸引全国各领域万余名学员参加,为加强国际传播撒下了宝贵的‘种子’。”
工作坊还受到我驻外援外机构欢迎,吸引了中国第26批援助多哥医疗队等我援外医疗队,以及中油国际管道公司中哈原油管道项目组等我国企业驻外援外分支机构踊跃参加。少数民族地区宣传干部也热情响应。很多学员纷纷留言,提出关于驻外援外机构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讲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故事等具体问题。
“本次工作坊已超越视觉传播本身,成为一次整合我国国际传播多元主体力量的努力,有潜力发展成为一个汇聚国际传播多元力量的标志性平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迪说,国际传播不是哪一家单位或个人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高校、从民间组织到社会团体,应该把各方资源和力量充分动员起来,建构分众化、可聚合的国际传播格局。
(本报记者 李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