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5日 星期四

    【文化评析】新时代文艺创作深刻体现文化强国战略

    作者:李遇春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5日 03版)

      【文化评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21世纪的中国开辟了一条振奋人心、举世瞩目的文化强国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十年来,新时代中国文艺的格局、境界和气象令人耳目一新,激发了许多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活力。除了民众耳熟能详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以及电视剧《觉醒年代》《人世间》《山海情》,在传统的“纯文学”创作中也不断涌现出新的现实主义文学精品力作。

      近年来在中国作协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的引领下,不仅出现了《乡村国是》《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这样唱响主旋律的报告文学,而且还涌现了一批深受读者好评的长篇小说。主旋律长篇小说获得了专业评论家和大众读者的双重关注,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力量。不仅如此,以《人世间》和《千里江山图》为代表的新时代长篇小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再次将文学从学院派的象牙塔内重新拉回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

      这批日益受到读者关注的现实主义长篇力作,讲述新时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战争年代中国革命历史故事、新中国工业建设与改革故事。这些长篇小说的集中涌现展示了新时代文学十年积累的硕果。它们集中代表了新时代文学人民美学的新崛起。如在现实农村题材的作品中,作家积极深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活中,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与农民同甘苦共命运,不再守在书斋里以虚构故事为乐,而是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作家必须具备的高尚人民情怀。在涉及革命历史题材时,新时代作家也不再致力于解构或戏说宏大历史,而是选择站在人民史观的立场上忠实地再现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壮举。这些作品为中国当代文学赢得了大众读者的支持和喜爱。这批长篇小说不仅上承新中国“红色经典”长篇小说的文脉,而且也是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传统的弘扬与发展,对于新时代文学创作实绩而言意义重大。

      新时代中国文艺家在创作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了各种文艺形式的艺术丰收。具体而言,在书写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宏大题材时,新时代中国文艺家不再剥离人物与时代、事件与历史的关系,而是把人物或事件置放在大时代大历史中予以审美观照,深刻揭示出党和人民在近百年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主体性,让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魅力在文艺作品中熠熠生辉。同时,新时代文艺家着力在文艺创作中凸显中华民族文化美德与美学精华,诸如民本思想、民族气节、爱国情怀、仁爱之心、刚健精神等。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新时代文艺必将攀登上新的艺术高峰,为文化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李遇春,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