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盐池县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常年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了改变家乡面貌,我大学学的是林业专业,从毕业到现在,30多年就干了种树这一件事。
参加工作以来,我参与了盐池县“三北”防护林建设。目前,我们县“三北”防护林总体工程已经完成,全部通过区级和国家级专家评审验收。
在跟黄沙的较量中,我们一直在探索适合盐池沙区的治理技术。比如,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合作研究用于灌木造林的长根苗,正常紫穗槐的平均根系长度是10至15厘米,育苗之后根系能达到20厘米,毛根也变多了,吸收水分的面积更大、深度更深,保水能力更强,有效提升了树苗存活率。
除了改良树种,我们还对树种播种方式进行优化。最初,我们在每年6月播种柠条,因为正值高温期,苗木很容易灼伤死亡。一次次总结经验后,我们将播种时间改到了7月20日以后,大大提升了柠条存活率。
依托“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退化草原修复等国家重点项目,现在盐池县基本没有大风沙了,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
项目团队:
本报记者 张胜、高平、李慧、尚杰、王冰雅、宋喜群、王建宏、张文攀、陈元秋、耿建扩、任爽、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刘欢、丰瑶、芦猛